湛蓝,为了安全的天空 ——兴隆庄矿“模拟法庭”运作纪实
“模拟法庭”,顾名思义即完全依照正式法庭公开审理的形式,行使独立的审理权和处罚权。通过作事故报告、陈述事实、当庭举证、当事人申辩、评议等程序后,由“模拟法庭”根据当事人责任大小提出责任认定、处罚决定和防范措施。为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维护职工权益和法庭的严肃性, “模拟法庭”成员不仅有安全、生产、机电等方面的工程技术负责人、专家,并特邀部分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到场旁听。兴隆庄矿自今年4月开设“模拟法庭”至今,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已经先后调解和处理了8起大大小小的事件,无论是安监员、职工,还是区队层面,对待每次处理结果,可谓交口称赞,信服地接受。
“模拟法庭带给大家的是观念上的教化、思想上的洗礼、行为上的转变。”“仲裁”者之一、安监处党支部书记陈建峰感触颇深地告诉笔者。
安监员的“尚方宝剑”
“‘模拟法庭’实行以来,我们抓‘三违’的胆子更大了,但难度也越来越大了,工作时生怕抓错了对象,必须心无杂念、集中精力去识别每一项不安全行为。”安监员老李如是说。
今年4月的一个早班,安监员老李像往常一样到现场巡检时,发现某队管理人员有“三违”现象,当即制止,并按规定要求其上井后填写“三违”卡。该管理人员认为老李故意刁难自己,为以前之事有意报复。双方便你来我往争执起来,进而升级到挥拳相向。事后“模拟法庭”成员高度重视这一事件,从维护正常安全生产秩序、保护安监员责任心和积极性,以及不放过一起违章或事故隐患,不冤枉一个无辜者的角度出发,通过现场调查取证、与当事人严肃谈话、深入区队走访等形式,彻底理清了事件原委,为 “模拟法庭”的顺利举行做好了充分准备。最后经审议认定,安监员老李“三违”判罚准确无误,不过因为打架还手,给予500元罚款,并进行内部通报,另一当事人也接受了1000元与“三违”处分。
而安监员小张同样类似的经历,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结果。小张在井下考勤处维持秩序时,因为制止一职工夹塞,而遭到了对方的拉扯。上井后,觉得委屈的他,便向值班的陈建峰作了汇报。陈建峰立即找来当事人与其单位领导,依据“模拟法庭”的程式,以调解入手,使当事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当事人承认了错误,并当面向小张道了歉,自觉接受了“三违”处罚。小张当面也作了自我反省,虽然自己没有还手,但在工作方法和语气上还有欠缺。
“其实我们安监员也是普通职工的一员,‘模拟法庭’让我明白相互理解、尊重是干好工作的前提。”
区队管理者的“虎头铡”
“我们找不到一点被宠的感觉,‘采掘老大’的地位在这儿没有半点作用,有时感觉对我们甚至更加严厉一些。”某区队领导如此评价。
今年5月,该矿发生了一起采煤班组长与电机车司机在井下打架事件,事后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电机车司机便申诉到安监处要求给予处理。“模拟法庭”成员通过走访了解当事人、旁观者、跟班领导,及深入区队等细致入微的工作,摸清了事件原委,开庭时,邀请了双方区队领导、班组长、职工代表等进行旁听,按照既定程序,做出了最终“裁决”,当事者分别被罚款、记“三违”,而且下岗参加学习培训,同时,区队跟班领导、队长书记联挂进行罚款。事后,采煤队领导由衷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本以为凭我们在矿的生产地位,‘模拟法庭’感情上会有所倾向,没想到他们实事求是、一视同仁地进行了处罚,让我心服口服,以后定要引以为戒。”
职工的“保护神”
“自从有了‘模拟法庭’这一神圣仲裁模式,我的腰杆硬了,每个月不用再委曲求全地凑‘三违’名额了,也不用担心随随便便就成为‘三违’对象啦……”一职工发自内心地感叹。
上个月,某队一职工到安监处反映其单位某管理人员为凑“三违”指标,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虚报为“三违”人员。安监处高度重视这一现象的存在,派出“模拟法庭”成员跑区队、班组和职工个人,一一调查取证,最后查实该职工反映属实,随即便把“法庭”直接开到了该单位,面向该单位全体管理人员和职工开庭审理此次事件,对区队领导进行了严厉批评,对当事人罚款2000元,为该队全体人员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教育课。
“在安全这片蓝天下,我矿实现了安全七周年目标,矿井生产秩序张弛有度,职工安全生产权益得到了公平、公正的维护,矿井的经济效益、和谐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另一位“仲裁”者、安监处处长张传武对“模拟法庭”进行了更深地诠释。 阅读,值得借鉴 引用第1楼银长民于2008-09-10 15:43发表的:
阅读,值得借鉴
银老师,稿件又进行了修改,请多批评。谢谢! 呵呵,在修改中体验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