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院长真贪,药商假痛,只有病人最无辜
2002年开始担任重钢总医院院长的张俊,10年来利用职务便利,大肆受贿、索贿。买车、换车,买房、装修,都是直接找药商拿钱。给其送钱最多的某公司女老总兰某,从12万元的别克赛欧到57万元的雷克萨斯,三次“忍痛”送车给张俊。从2003年到2012年,兰某和张俊都不记得,拿了几次钱,一共送了多少。(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1版)医院院长贪得无厌,甚至直接喊药商到汽博中心看车买车;而药商虽说次次“忍痛”,却也似乎并不是真的很“痛”,每一次被“割肉”,都顺顺当当满足了院长的需求。由此亦可看出,在这样“真贪”与“假痛”的四手联弹之下,双方都是获利者,唯有那些不得不求医问药的病人才最无辜,他们才是医药媾合之下的被侮辱和被损害者。
院长霸蛮与贪婪的底气,来自于其有权决定药品及医疗器械供应的合作对象,这个自不待言。尽管很多医院声称推行采购招标,以公开求公正、保公平,不过,熟悉情况的人都明白,在权力缺乏制约的情形下,这些程序性的设置,还是有可能在权力的强力干预下,按照权力的意愿随意取舍,招投标、公开采购,往往不过是一次次包装得体的仪式而已。
也因此,那些游走于各大医院之间的药商,并没有真的将这些程序当回事。只要拿下院长这样的人物,剩下来的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这就叫做一通百通,提纲挈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这样做也是“最经济”、“最省力”的捷径。因为,只要能够保证销售的渠道顺畅,则必将得到期望中的回报。至于由此而增加的支出,转嫁给病人不就可以了?
事实上,这也是这些年来医改越改百姓负担却越重的原因之一。在医院的强权与药商的资本联合构筑的重重封堵之下,病人无处可逃,只能乖乖地接受畸高的医药费,别无他途。
遏止院长的真贪,揭穿药商的假痛,让医疗卫生真正回归公共服务的本质,这既是全体国民的心愿,也是中国医改的必由之路。既然是改革,本来就是利益的调整,总归是要触动那些相关利益的。那种总想着处处保全、这也动不得、那也不能碰的思路,到头来,只能伤害到最底层的民众。
这些年来,“医药分开”喊了多少年了,几乎每次都遭遇到强大阻力,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中道废弃,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并没有解决好医药购销环节的利益分配格局,也没有解决好如何减轻广大患者不合理费用负担的问题。一个简单的例证即是,一个医院的院长就可以肆无忌惮张口要钱,全国类似的情形还有多少?
2012年是“十二五”医改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公立医院改革从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的第一年。从媒体消息看,北京等一些地方已经在尝试实行医药分开,从目前试点的情况看,门诊次均费用、次均药费、医保患者自付部分费用等同时出现下降,而医院收入不减。唯愿这样的努力能够摸索出一条新路,不再让无辜的病人继续无辜下去。
(本文来源:西安晚报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