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农)《新华纵横》:疯狂的虫草
节目导视:冬虫夏草已疯狂,价格一路飙升(同期声:原来的价格就是2000多,现在涨到,就是平均2000多的草现在一直涨到三万七八);
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制定行业标准迫在眉睫(同期声:能够制定标准的比如说省质监局,比如说皇极虫草,它应该是皇级,它的等级是皇的,它应该是多少根);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疯狂的虫草》。
【演播室主持人】“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相信大家对冬虫夏草这种中草药都不会陌生。历史上,它与野生人参、鹿茸并称为三大名贵中药材,而如今,冬虫夏草的价格正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一路飞涨,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虫草价格甚至达到每公斤20多万元,与一辆中档轿车价格相当。而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虫草市场也是鱼龙混杂,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解说】这里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的勤奋巷虫草交易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散装虫草交易市场,这里每天都是一幅人头攒动的火爆景象。让人很难想象的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普通的市场,每天的成交额居然超过5000万元。随着近年来“虫草热”席卷全国,不仅引发了青海、西藏等地大面积的挖掘和交易活动,虫草的价格也是节节攀升。
冬虫夏草,俗称藏虫草,名贵药用真菌,享有“百药之王”美誉,分布在海拔2800米至5400米之间的高寒草甸。传说中,稀有的冬虫夏草具有神奇的医疗功效,被誉为“神草”。商人马云海早在7年前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开始经营虫草生意,几年间,他亲身见证了虫草价格一路攀升的“神话”。
【同期】青海省西宁市虫草经营商 马云海:
这几年虫草的价格一直往上涨着,原来的价格就是2000多,现在涨到,就是平均2000多的草现在一直涨到三万七八,价格涨了10倍左右。
【解说】今天马云海又以每公斤1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5公斤上等虫草。虽然成本很高,但马云海一点也不担心,他告诉记者,虫草市场需求量很大,流通极其迅速,一般情况下收购来的虫草当天就能销售一空。
【同期】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孙发平:
因为虫草它的产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说它这个里面就是物以稀为贵,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对它的需求量都是很大的。
【解说】“冬虫夏草”供不应求的背后是一个庞大而混杂的供需市场,数以万计的虫草经营者每天进行着上亿元的虫草交易量。相关数据显示,青海省西宁市冬虫夏草交易市场每年的成交额高达100亿元。而在这个庞大数字的背后,却是一些不法商贩的“造假行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在这个市场上屡见不鲜。浙江商人陈雪红这次大老远来到西宁,为的是给自己在宁波的店铺添置一批上等虫草。陈雪红坦言,自己之所以不远万里地赶来,就是怕中了假虫草的“招儿”。
【同期】浙江商人 陈雪红:
现在不是说虫草它有假的吗?有假的虫草,我们出于一种恐惧心理,你说我们花了钱,本来是想要让身体健康的,结果呢反而损害身体。
【解说】从2009年开始,陈雪红就想在青海寻找一个生意合作伙伴,从而固定代理某个虫草品牌,保证进货质量。然而两年过去了,陈雪红一直没能如愿,她在浙江的生意依旧靠收购散装虫草来维持。
【同期】浙江商人 陈雪红:
我这次来青海的目的是想到这边来,再找一家在青海省国家认证了的,在药监局的批准下出来的一个有关虫草的品牌。(接点)然后我觉得青海这个市场说实话给我印象是非常混乱的。
【解说】这不仅仅是陈雪红一个人的担心,在拥有国内最大虫草交易市场的青海省西宁市,“假虫草”已经成为这个行业最敏感的词语,随着虫草价格的不断攀升,虫草作假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
【同期】青海省虫草协会副会长 扎西才吉:
像现在的话冬虫夏草由于价格高了,作假的人也就多了,多了当中的话,像前后的话虫草当中搁的是重金粉,搁的是铅丝、铁丝、包括有的是鸡蛋清,可能是针管打出去的,甚至是水泥,还有说是搁的是水银等等吧。
【同期】青海省春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 :
这个是一个里面有加入重金属的冬虫夏草,然后现在很多不法商贩为了谋取他自己的利益,在虫草收购回来以后,等虫草软的时候用针管的形式把一些重金属粉打到它的体内,像这根,如果说你用肉眼看的话根本看不出它里面有重金属,但是这跟我们放到显微镜下看的话,它上面有很多发亮的东西就是一些重金属,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主要是在子座和成体的连接处它拉了一个口,把一些重金属粉,就蓝色的这些发亮的东西都是一些重金粉,涂到它的表面。
【解说】据专家介绍,目前冬虫夏草销售过程中的掺假普遍存在。有人在虫草刚采出来时注射含有重金属粉的液体,有的在虫草内串铅条铁丝等加大重量,还有甚者用胶水把断草粘接成整条虫草。混乱的市场,让虫草采购者在买卖中犹如高空走钢丝,一旦辨别失误就可能血本无归。
【同期】青海省虫草协会副会长 扎西才吉:
这种在专卖店没有,只有在市场上,有的人为了买便宜的,人家给你的是假的,他根本都不识货,买回去以后才知道上当受骗了。
【解说】扎西才吉,青海省虫草协会副会长,同时也是虫草行业有名的企业家。早在1998年,扎西才吉就做起了虫草生意,十几年的摸爬滚打,让扎西才吉对于这个行业了如指掌,谈起让人深恶痛绝的虫草“造假”,扎西才吉指出,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建设,是目前虫草行业混乱的根源。
【同期】青海省虫草协会副会长 扎西才吉:
必须有品牌意识,必须要懂得保护自己,如果说你说你的东西好,你怎么能体现你自己的东西好?只有你自己的品牌才能知道,你进到我的品牌,我才能知道我的东西是最好的。
【解说】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虫草从采摘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完全由市场掌控,在流通的环节中,有形形色色的大小收购老板,他们交易方式各异,从而造成了青海省虫草市场“散草遍地,品牌寥寥无几”的现象。缺乏具有影响力的代表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虫草市场的发展以及虫草经营者们的自身利益,青海省虽然是全国最大的虫草产区,但虫草市场销售价格的高低却完全取决于内地沿海地区经过包装、深加工之后的虫草价格。
【同期】青海省虫草经营者 韩国忠:
人家从这里批发之后,加工包装以后能卖上好的价格。
【解说】专家也指出,虽然近几年虫草价格飞速上涨,但是虫草生意却是越来越难做,整个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成为制约虫草交易的瓶颈。同期:青海省三江源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扎西才吉
协会没有标准,协会不能自己制定标准,如果协会制定了标准以后,并不一定社会上认可,我们如果制定标准是,能够制定标准的比如说省质监局,比如说皇极虫草,它应该是皇级,它的等级是皇的,它应该是多少根,而且色泽应该是什么,长度是什么?
解说:在市场交易中,冬虫夏草的价格由其个头大小所决定,个头大的价格高,个头小的价格就偏低,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行业标准,虫草的大小概念一直模棱两可,一根虫草几种价格在市场上也极为常见。
【同期】浙江商人 陈雪红:
特别是我来看这个散草,他们就会觉得,你这个是不懂的,那我就告诉你这个(虫草)是很好的,当你告诉他真实的东西,他就会说你说的是错的。他会有这种引导,而且我接触了很多。我觉得这个交易过程当中,整个过程它都让人感觉不是很明确,有的时候,不是很透明。
【同期】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孙发平:
工商部门,质监部门,会同有关的部门吧,搞好质量的认证工作,形成一种标准,这样有个标准以后它的价格上更好把握,什么按只论价,避免了消费者上当受骗。
【演播室主持人】疯狂的价格、堪忧的质量,混乱的虫草市场急需一剂药方,给这个真假难辨的市场降降温、治治病。无论是从维护消费者权益还是维持这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加强虫草市场的有效监管和品牌建设都迫在眉睫。好的,感谢收看本期节目,再见!
来源新华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