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线班里的年轻人(转帖)
川煤(集团)攀煤水电分公司动力厂外线班,是一个由“70后”和“80后”组成的特殊青年群体,也是矿区唯一一支以高压线路检修维护、施工架设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专业队伍,他们常年奔波在大山深处、茅草丛中,用他们特有的倔强和坚韧,在百里矿区的供电一线上留下了他们奉献的足迹。火爆脾气的老班长
如今已经是动力厂技术组成员的何景斌,是外线班这帮毛头小伙们的老班长,平时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他,在施工现场可有着一种让人敬畏的“火爆脾气”,只要发现了违规作业、不负责盲目施工的现象,哪怕是隔着一条山沟他也能把人劈头盖脸的训的“震天响”。
对于老班长的严厉,班里的兄弟们都发自内心的理解。一次在线路架设施工过程中,班里的一个同事,为了图省事,直接把传送滑轮从电杆上扔下来,正在一旁组装配件的何景斌发现后,当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同事觉得十分委屈,说“我看了下面没人才扔的,这么点小事至于么。”何景斌严肃的说:“工作现场没有小事。”听了何景斌的话,这名同事低下了头,事后还在班组会上,主动向全班人员进行了公开道歉。
“70后”党员的带头作用
赵红和何景斌年龄相仿,是外线班里4个“70后”中的一员,也曾经受过攀煤公司党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之一,日常工作中他总是以“老大哥”的身份,处处以身作则,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班组在太陶311线路巡检的过程中,发现一处导线有断裂破股的现象。为了尽量减少停电时间,班里决定在不拆除导线的情况下,单人座滑车移动至导线破损点进行修补。面对艰巨的施工任务和较大的施工难度,赵红大声说:“我是党员,我先上。”说完拿上工具就爬上了铁塔,把整个身体悬挂到了一个巴掌宽的双轮滑车上,在离地50多米高的高压导线上,通过双手来回倒换一点、一点的向前移动,凛冽的山风“撕扯”着赵红的身体和他所悬挂的滑车来回剧烈摇晃,班里每个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终于赵红艰难的移动到了100多米外的导线破损点,顺利完成了导线的修补任务。张权来源: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