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倘若市长剩饭剩菜,哪个部门敢去罚款?
在公共场所吃饭也有风险了,一旦出现剩饭剩菜就会被罚款。28日,武汉市文明餐桌行动领导小组表示,武汉将对宾馆、饭店、餐馆、学校食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剩饭剩菜行为制定处罚办法。剩饭剩菜是就餐时的正常现象,因为无论在家还是在饭店、宾馆,人不可能先测量胃容量然后再吃。而且武汉宾馆、饭店、餐馆、食堂数量很多,每到饭点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同时就餐,没有这么多人手监控是否有剩饭剩菜。另外,公众还能将剩饭剩菜打包,这样又该如何处罚呢?
剩饭剩菜罚款的实质是,官方对公众如何吃饭指手画脚。因为不具备现实执行力,官方越严肃考虑罚款政策,在公众眼中它就越发可笑。同时,罚款行为将侵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因为只要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权利,一个人如何就餐、是否剩饭是他的自由,官方不应该粗暴干涉。
更令人担忧的是,为了执行本没执行力的政策,官方很可能采取权力下放、权力出租的形式,让饭店老板员工、社区大爷大妈等人戴上红袖标,在别人吃饭时专门盯着看是否吃光。如此有画面感的无厘头场景,会让人搞不清电影和现实的区别。权力增殖的举动,比罚款政策更揪心。
武汉出现剩饭剩菜罚款的方法,说明社会治理方式处于较低水平,更说明官方一直秉持全能治理思维,仍没有脱离政府包办一切的“窠臼”。本应用政策疏导,却蛮横地罚款至上,武汉官方与“小政府、大社会”式政府相去甚远。公众连吃饭都提心吊胆防着官方,餐桌如何文明?
现实生活中,官方采取的全能管理方式还有很多:城管对小摊小贩的围追堵截引发多起突发事件;满城道路交通标志符号栅栏却降低交通空间效率;利用牌照通过“公司”盘剥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个人权利得到伸张后,政府残留的全能思维必然引发过度管理,反而酿成新的社会矛盾。
故此,文明餐桌的敌人不是剩饭剩菜,也不是浪费的顾客,而是权力对社会、个人和餐桌的过度干预。如果武汉官方不能改变全能治理思维,那么即便出现所谓的“文明餐桌”,即便统计出一年减少泔水480吨,这一切也不过是人造政绩“幻象”,被剩饭剩菜依旧的现实一戳就破。
最后做一个大胆假设,如果武汉市长就餐时剩饭剩菜,哪个部门敢去监督,哪个官员敢去罚款?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就别往市民身上添加锁链了。 欢迎赵红信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Re:倘若市长剩饭剩菜,哪个部门敢去罚款?
看到赵老师参加本期事评非常高兴! 谢谢各位关心 很多政策出台前一定要三思,要知道,有法必依,不能有特权。 否则就会出现说一套,做一套,无法实施。 文章对罚款的做法给予了否定,指出了种种问题。但是文章的不足之处是,在指责罚款的同时,没有给出治理剩饭剩菜有建议。文章用一设想自问结束全文,这不是一篇好事评应有写法。我们的评论不也建立在假设上,而是依事实去说理评论。 好主意,可惜没有找对对象,结果办法不具有实际操作性! 倘若市长剩饭剩菜,哪个部门敢去罚款 为了执行本没执行力的政策,官方很可能采取权力下放、权力出租的形式,让饭店老板员工、社区大爷大妈等人戴上红袖标,在别人吃饭时专门盯着看是否吃光。如此有画面感的无厘头场景,会让人搞不清电影和现实的区别。权力增殖的举动,比罚款政策更揪心。说的很有道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