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比武下】记忆中的技术比武
记忆中的技术比武我参加煤矿掘进工作的20多年里,究竟参与过多少次掘进工技术比武我记不清楚了。但是,我清楚得记得我所参与的掘进工技术比武的三个阶段,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煤矿人才培养的发展史。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当时,我刚到重庆能源集团同华煤矿参加工作,由于家庭负担重,经济困难,我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学习掘进工艺。其实那时的掘进工艺相对简单,无非就是用风锤打几个眼子,然后装药放炮,炮响工程到。什么工程质量、安全工作都不怎么强调。那时,只要有力气,肯卖力就是一名合格的掘进工人。由于我表现出色,政治素质好,1991年,矿领导就派我我第一次代表全矿参加了松藻煤电公司组织的掘进工技术比武大赛。当时的竞赛规则非常简单,就是看谁干得快。因为我力气大,干活麻利,也就不负众望夺得了第一名。我明显感觉到,那时的技术比武没有形成“气候”,只是一种小小的娱乐活动。
第二阶段是90年代中、后期。这段时期的技术比武逐渐明确了“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目标,竞赛规则也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改进,不仅要比实际操作技术,还要比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公司还规定不能只选派“独苗子”参赛,最少得3名选手参加。为了夺取名次,每次临近参赛时间,矿上就会把我和另外两名技术较好的工友抽出来“开小灶”单独练兵。多次的练兵加之丰富的竞赛经验,我们三人的掘进技术长进不小,不但比赛会夺得名次,我们还把学到的技术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为当时的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全矿掘进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是普遍偏低,技术比武没有达到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只是为了比武而应付比武。
第三阶段就是2000年以后。随着松藻煤电公司的做大做强,各类技术比武的规则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现在,一个工种的竞赛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安全、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工程质量的各个方面。参赛人员也不由矿上选派,而是由公司随机抽取参赛人员名单,竞赛成绩要还要纳入矿领导的绩效考核。这就无形中给矿领导以及每个工人施加了压力,不刻苦钻研提升队伍素质就有被考核甚至被淘汰的危险。因此,矿上的各类培训也就应运而生,班组员工也就逐渐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形成了“后进赶先进,先进帮后进”的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我们班而言,每个人的能力都不相上下。比武拿名次、获奖励那是次要,我们最为看重的是要安全地完成生产任务。现在,我们班每月可以安全地完成进尺70到100米,是80年代的两到三倍。我深信,随着企业的发展,技术比武必将成为一种文化在矿区繁衍。(雷茂林/口述 向良忠/整理) Y稿一篇,请各位大侠指导! 向老师又出大作了,写法新颖,顶一个! 先学习 学习了,顶起。 写法新颖 学习向兄的作品! 引用第2楼xxcwdx于2008-09-17 14:57发表的:
向老师又出大作了,写法新颖,顶一个! 向老师这个稿子正的好哦! 学习向老师的作品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