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杨
发表于 2013-7-5 15:56:09
早上六点出发,汽车沿着狭窄的山路,一路颠簸着,艰难地爬上山顶。据导游讲,如果运气够好的话,就在这样的入夏气候,在拉萨和林芝两边都是温暖的春夏,而几个小时的汽车颠簸就可以在米拉山口让你领略六月飞雪的特殊景致。这时,空气骤然间变得寒冷而稀薄起来,以至于把羽绒服都穿上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缺氧而产生的昏昏欲睡头疼欲裂的感觉让我们有些不适。最紧张高原反应的李姐,随身携带的氧气瓶,不到关键时刻还是没用上。坚持,挺住,意味着向自己及身体挑战。而迎面而来的铺天盖地的五彩经幡,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高原反应就扔在一边吧。
过去人迹罕至的米拉山口,如今也游人如织了。山口的界碑旁,围满了争着抢着拍到此一游的人们。山口的最高处,一座西藏牦牛石雕像在山尖风口中昂然挺立着,像是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坚强与不屈,同时也是米拉山的大山之魂。
张耀杨
发表于 2013-7-5 15:57:10
雕像旁边,一串串红红绿绿的经幡,被风吹拂着,发出沙沙的声响。让人不禁想到朝圣的人们要经过怎样的千难险阻,才能到达心中的胜地啊!这满山的写满经文的经幡,在寒风的吹动下,每飘扬一下,就象征着吟诵了一遍经文,同时代表人们日日夜夜都在颂经念佛和诚心向佛的信念,这壮观的景色,着实让人顿生敬意。
张耀杨
发表于 2013-7-5 15:57:43
在米拉山口和去林芝的途中,像这样自行车穿越的年轻人一串一串的,不光光是让人佩服,简直是另眼相看。
张耀杨
发表于 2013-7-5 15:58:36
离开米拉山口后,延伸的公路开始缓缓下行,然后,看见的绿色越来越多了,呼吸也越来越顺畅了。兀然立于江水中的这块巨石叫中流砥柱,位于尼洋河第一峡谷,背靠神佛山,相传这块巨石是工布的守护神——工尊德姆修炼时的座椅。
张耀杨
发表于 2013-7-5 15:59:15
跟团的行程安排都差不多,这两位美女在此处遇见了,第二天在雅鲁藏布江峡谷的时候又看见了
张耀杨
发表于 2013-7-5 15:59:52
这一天在车上呆的时间比较比较长,要是平时坐了半天的车一定腰酸背痛,可是在这样的地方,窗外的景色总是让我们毫无睡意,精神抖擞。
南伊沟景区,位于西藏林芝米林县,与雅鲁藏布江毗邻,是喜玛拉雅山脉无数个美丽峡谷之一,平均海拔2500米。2009年对外开放,被誉为“中国绿色峰级的森林浴场”,“地球上最高的绿色秘境”。 这里已属于中印边防辖区,其入口处全部是武警把守戒备森严,我们必须将身份证交边防部队扣押并有士兵上车点人才能放行。这样更加增添了南伊沟的神秘色彩,也调足了我们渴望一探究竟的胃口。
张耀杨
发表于 2013-7-5 16:00:45
远处的雪山、原始森林、雪山流下来的溪水,这样的景色最好的观赏季节应该是金秋十月吧。
张耀杨
发表于 2013-7-5 16:01:58
在这个景区内有一个民族,在56个民族中排列第55位的珞巴族,整个民族不足三千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
张耀杨
发表于 2013-7-5 16:03:11
南伊沟真正给人的冲击不仅在于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的荡涤,而在于这里的关于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跨越。五十多年前,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奴隶制阶段,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生活的珞巴族人,从原始森林中走出来。如今,他们已完全融入现代社会,并过上较富裕的日子,特别是小孩子上学,政府实行包吃、包住、包学费。这里五十年来的变迁,相当于人类社会二千年的发展。
张耀杨
发表于 2013-7-5 16:04:11
云雾把这里和外面的世界完全隔开,犹如闯进一个轻纱曼舞、云雾缭绕的世外桃源。人在画中游,牛儿在吃草,马儿在悠闲的散步,人与自然,真是和谐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