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现身说法]企业优先招录内部职工子女“小王观”
眼下就业难备受社会关注,一些企业实行优先招录内部职工子女就业的政策。对此有人说:这是企业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帮助职工的一种行动承诺。也有人说:企业优先招录内部职工子女,容易形成“近亲繁殖”、给管理上带来了不便,甚至会成为“包袱”。更有人直接表示反对,认为企业优先招录内部职工子女的做法有失就业公平,各行各业都优先招录内部职工子女,是一种就业垄断。对于这个话题,笔者想举一个实例:
我的表妹小王所在的某公司,被称为公司领导的“后花园”,原因是公司职工中领导子女、家属以及亲戚占了很大比例。
公司属于服务部门,工作比较清闲,但工资福利样样不少,因此备受青睐。当年小王是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上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调动到了这里。说起“企业优先招录内部职工子女”这个话题,小王感慨万千。
一是“光环效应”。这部分职工,由于是公司领导的亲属,因此进入公司工作非常顺利,他们对“就业难”基本没有概念。在公司,无形之中他们也好像被笼罩在美丽的光环内,他们有的父亲是公司的“开司元勋”,有的是老公为某部门负责人,有的是亲戚比较有实力,他们的优越感不言而喻,像小王这样人微言轻的职工,只能仰人鼻息、望洋兴叹。
二是“细节差别”。对于这部分人,所在部门的领导对其都是客客气气,从不敢怠慢,更不敢给他们安排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但工作总得有人干,所以这些“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小王之类人的身上,小王端这碗饭只能忍气吞声,毕竟这些工作不论安排给谁,都是部门职责所在,在同一个部门工作,就像在同一个锅里搅勺子,分工哪有那么明确。
三是“气场不同”。“所处的环境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小王说,“这部分人,工作来得容易,得到的笑脸也多、掌声也多,因此都非常自信甚至自负。”在他们影响下,公司中许多职工出现了自卑、讨好等现象,总是觉得处处低人一等。虽然小王心态比较好,能力也不弱,能够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但这种现象仍然令她感到悲哀和无奈。
以上就是笔者通过与小王聊天后整理所得,通过总结,笔者选择了反方观点。当然,小王的例子也许只是个例,但笔者仍然感到有些痛心,在中国如今的就业难现状下,如果就业环境有失公允,各行各业都优先招录内部子女,形成一种就业垄断,那么,在艰苦中攀爬的那些农民工子女就业几率还剩多少?寄希望于高考“独木桥”的学子们还会不会心无旁骛、踌躇满志、慷慨激昂?因此,企业优先招录内部职工子女这种现象不应任其泛滥,而应有所制止,应当是把所有人都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去选择,去拼搏。在此,笔者真心希望所有的企业单位都能公平、健康,真心祝福所有的员工都能阳光、幸福!(侯秀峰) 欢迎侯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很多企业确实出现这样的现象。 夫荣子贵,甚至亲属也跟着沾光。 一不小心就把领导上司得罪了,这是最大的弊端。 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也值得探讨! 侯老师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也是当前企业的一个弊端,但更多的职工子女走上的是相对艰苦的岗位,不管内招,外招,都会有钻营的情况存在,也不是都能分到理想的岗位的,呵呵 希望所有的企业单位都能公平、健康,真心祝福所有的员工都能阳光、幸福!
回 4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谢谢新宇老师一贯的支持和鼓励!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