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17个培优班培出了几许“忧”
武汉徐女士近年累计花费近12万元,先后为5岁半的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因此被称为“最着急”家长。此种“快马加鞭”的培养到底图啥?(新华网7月14日)如此快马加鞭,自然是不希望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虽未能查证,但是笔者相信“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必定是和五花八门的少儿培训班一起出现的,没有这句话的诱导,各大培训机构又能如何俘获家长的芳心呢?客观地讲,在遵循孩子的意愿的前提下,适当地参加培训班是完全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但是像徐女士这样为5岁半的孩子就报了17个培训的,着实让人担忧。能不能培“优”,我们姑且不谈,这毕竟和孩子的主观努力和种种客观情况有关,但是在我看来,“忧”却是真的培出了那么几分。
第一忧:17个培训班果真能培育出一个全才?从Jerry半岁至今,徐女士先后为他报了17个培优班,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表演、手工等一些课程。乍一看真的会吓一跳,从半岁开始,便开始上培训班,到5岁半已经有了17个。一个半岁的孩子,还应该在妈妈怀里撒娇、在摇篮吮吸手指头时,便开始了培训班生涯,这样的孩子真的能学到东西吗?或许结局很有可能是不仅没有学到培训班里的知识,反而错失了美好的“幼年”!
第二忧,倘若参加众多培训班真的有效,那么“赢在起跑线”是否真的科学?“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这句话有没有一语惊醒梦中人呢?作为家长,希望自己孩子的人生是百米赛跑还是马拉松,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第三忧:家长“望子成龙”心理,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培训机构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杂?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必然是勇敢的,但是第一个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的家长,却是让人担忧的,因为他引发的是一场培训班报名的热潮。其实,家长们未必都认为上培训班能够让几岁的小孩学到很多东西,但是作为父母,却又容易陷入攀比的心态之中,最后你追我赶,孩子上培训机构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也正是这种心理,让人们看到了商机,于是培训机构适应这一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然而质量却良莠不齐,有些甚至是为了赚钱不惜误人子弟。
作家池莉说过,人生没有起跑线和终点的区别,一切都是过程,那句流传甚广的话——“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混账至极。我想这句话适合送给所有的家长,人生这么长,别让孩子还没看清这个这世界的模样,便活得如此匆忙!
来源 东北新闻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