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3-7-16 09:13:38

(培优)不上培优班 孩子们干啥

         新华网播发了《暑期“培优”重新抬头学生“减负”任重道远》一文,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不过,也有家长向记者反映说:现在外面又是网吧又是游戏室,要是孩子不小心陷入其中,那就麻烦了。不上“培优班”,孩子们暑假干什么呢?

  湖北省教育厅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教育行政部门的态度很明确,坚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禁止假期开办各种形式的学科培训班、培优班,他还表示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监督。但是,减轻课业负担之后,怎样引导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充实、有益的暑假,就成为家长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假期就是休息、娱乐和玩的时间。”武汉大学著名的教育专家周运清教授如是说。给孩子们开办的“培优班”,如果是真正的特长教育、兴趣培养教育,是值得提倡的,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但如果是打着“培优”的名义,重复课堂上的内容,或者仅仅只是为提高应试能力,则要坚决禁止,因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事,有损学生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

  周运清教授认为,要让学生的假期过得更有意义,主要是让他们增加阅历,体验生活,这可以通过旅游、参加社会实践来实现。许多家长让孩子参加“培优班”的理由是:就业压力太大,不培训不行。对此,周运清特别提出可以利用假期对学生进行“亲职”教育,让孩子见识成人世界,体验各种职业。他还说,中小学学生上网不一定就是坏事,关键在于平时的教育和引导。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拓展,在“培优班”之外,学生度假还有很多更有益的选择:

  夏令营??让孩子们在休假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素质教育夏令营”、“科技夏令营”、“我爱母亲河生态夏令营”,“野生动物园夏令营”等等,主题健康向上,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夏令营,既可学习知识、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同时又能放松和休闲,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家住武昌八一路的孙女士,暑假一开始,就把自己八岁的女儿送到一个英语夏令营去了。以前,她请了大学的学生给女儿做家教,时间和金钱花了不少,效果却很不明显。这次英语夏令营由中外两方面的中小学学生参加,创造了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社会实践??参与社会,锻炼能力。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很多家长没有把孩子关在家里或是“培优班”里,而是让孩子走向街头,走向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武汉市团委、教委和学联联合举办了“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组织学生到革命博物馆、社区进行考察、信访和社会调查;参与“青春体验”,进行自护、生存技能训练;深入社区开展“每天一小时志愿服务”,做文明使者;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环保观念,保护母亲河。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回到家乡??学会劳动,体验艰辛。许多城里的孩子由于平时“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五谷不分”,有的孩子连面粉从哪儿来的都不知道。让孩子们走向田间地头,亲眼目睹,甚至是身体力行,方可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特长培育??琴棋书画,陶冶情操。平时,孩子们大多为学业所压,很少有时间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暑假不用上课,学生任务轻松,为兴趣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琴棋书画,陶冶情操,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

  教育专家认为,暑假的设置,本就在于让紧张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学生有个休整的缓冲时间段。如果让与平时上课没有什么区别的所谓“培优班”占据,暑假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等各方面应该共同努力,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充实、有益的暑假。
     
来源新华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培优)不上培优班 孩子们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