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室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修改稿)
创新工作室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修改稿)河南 初卫平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笔者在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惊喜地了解到,今年7月份,该厂的创新工作室从原来的只有1个增加到4个,累计研制创新成果高达16项,这些成果用于实际生产中,创新创效高达1100多万元,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
7月29日,笔者来到该厂管理一区“邵传江创新工作室”进行采访,却不曾见主人公邵传江的影子,咦,这以前都是有邵传江带领大伙进行集体创新,现在怎么又变成“一窝蜂”了呢?正当笔者感到疑惑不解时,正在研制成果的员工徐新看到后说:“以前创新工作室主要是邵传江一人带领,因为当时我们对创新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了大伙研制成果的乐园了”。
邵传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曾先后研制出12项创新成果,其中“抽油机刹车带改制器”、“安全洗井装置”等多项成果,累计为企业创效600多万元,自己不仅被破格录取为工程师,还受到企业的重奖,但是伴随着自己研制成果的不断增加,邵传江已经不再满足于自己的“单打独斗”了,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培养新人上,他先后带出了徐新、关彬、龚贵庆等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员工,这些员工一有闲暇时间,便钻到创新工作室里进行集体讨论,反复研制,创新工作室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可是,不满足吃“大锅饭”的员工徐宝华、吕和军、祁红军却另起炉灶,他们在厂工会的大力协助下,先后成立了自己的创新工作室。有了自己的创新工作室后,他们创新创效的劲头更大了,其中,他们研制的“和军自动套丝装置”、“宝华改进式悬绳器”等多项成果,这些以员工本人的名字命名的创新成果,如今整齐地摆放在该厂的创新成果展示厅里。员工徐宝华自豪地对笔者说,虽然写个名字是个小事,但自己的成果写上自己的名字,却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动力之源。
对创新工作室情有独钟的邵传江看到后非常惊讶,可是在一年前,这些员工都是他的同事,还经常来找他质询问题,一起切磋创新难题呢。照他的话说,以前,自己作为创新工作室的“大拿”,可谓说了算,定了干,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人家也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自己一样搞起了创新成果,还想和邵传江一比高低呢,怎么办?咱总不能落人身后啊,从来不信邪的邵传江感受到了压力,那就和他们比一比看一看,有道是谁英雄谁好汉,创新成果看一看,看看谁能在创新工作室中站稳脚跟,于是,他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新工作室的潜能,更好地征集创新创效攻关课题,保障研制成果的推广应用,打破了以前创新工作室自己一人说了算的传统陋习,使广大员工们真正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切实尝到了研制成果的甜头,得到了企业的重奖,他还在干好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又独出心栽地成立了“创新能手”协会,自己主动请缨担任协会会长。每逢到周一,邵传江都要召集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对创新课题集体把关,共同研究创新方案的可行性,使创新工作室这个“富矿”得到了彻底开发。
“ ‘创新能手’协会的成立,彻底改变了以前创新工作室单口说相声的不利局面,从而消除了研制成果容易出现的“半截子工程”,真正使创新工作室迈向了新台阶。”邵传江说起话来掷地有声。
自7月份以来,共有26项成果在创新工作室开花结果,其中有16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实现了创新工作室从“单打独斗”到“百花齐放”的转变。
Re:创新工作室 从“单打独斗”到“百花齐放”
卫平老师的稿子一出手就又新意!Re:创新工作室 从“单打独斗”到“百花齐放”
题目非常好,内容充实!祝贺! 感谢原平老师的大力支持、鼓励。Re:创新工作室 从“单打独斗”到“百花齐放”
确实不错,支持一下Re:创新工作室 从“单打独斗”到“百花齐放”
题目好,内容好,读起来顺畅。Re:创新工作室 从“单打独斗”到“百花齐放”
确实不错Re:创新工作室 从“单打独斗”到“百花齐放”
老师文章主题把握 的非常到位,成果也很显著哈,祝贺Re:创新工作室 从“单打独斗”到“百花齐放”
从“单打独斗”到“百花齐放”换成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是不是要好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