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3-8-4 08:30:02

(典当)部分典当行拒收钻石 高仿合成钻或大量流入市场

 业内人士称,从境外流入的高仿合成钻石检测难度非常大
  逼真程度:CVD合成钻石>莫桑石(合成碳硅石)>苏钻(合成立方氧化锆)
  价格:CVD合成钻石>莫桑石(合成碳硅石)>苏钻(合成立方氧化锆)
  前几天,广州一典当行的“坐堂掌柜”李先生收到了经理的口头通知:停止接受钻石的典当业务。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高仿合成钻石流入广东市场的消息让整个珠宝销售行业都感到惶恐。
  但相对于典当行的谨慎,广东一些珠宝零售企业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却极力表现得很淡定,表示高仿合成钻石并未大量流入流通领域,大可不必草木皆兵。
  到底是如何高仿的合成钻石,能在行业掀起这么大的波澜?
  部分典当行放弃钻石典当业务
  李先生所在的典当行,在广州属于规模中等以上的典当行。钻石的典当业务,之前一直占据着很大一块份额。
  李先生持有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的资格证,他的任务就是对客户送来典当的物品进行把关。“但你看我们的检测设备,就柜台上这三宝:显微镜、比重计、密度计,高仿合成钻石只有借助专业的光谱仪器才能识别,我们的‘三宝’根本验不出来。我们接受典当的,一般又都是1克拉以上的大钻,如果不小心收到一颗合成钻石,就亏大了。”
  李先生说:“这种高仿合成钻石的出现,已经让整个珠宝销售行业感到了惶恐。谁把这事捅出来,谁就成为行业公敌。”
  CVD合成钻石检测难度非常大
  但在一些珠宝零售企业看来,李先生的反应有点过激了。国家注册珠宝检验师、广地珠宝公司高级工程师胡学年就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合成钻石一早就有了,只不过以前出现的都是些一二十分的小钻,最近出现的个头比较大。但这批东西在检测环节就已经被发现了,应该没有进入广东的流通领域。”
  原来,就在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爆出猛料:去年该中心检测出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淀)合成钻石达100多粒,这批合成钻石并非来自散客,而是来自一位自称从事钻石贸易的货主,他拿出100多粒大钻石要求检验站检测并出具结果。
  工作人员使用3年前购买、但一直没有机会使用的两款新设备检测发现,100多粒钻石全系“CVD合成钻石”。
  这种CVD合成钻石到底有多高仿?胡学年表示:“CVD合成钻石在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光学特性和物理特性方面跟天然钻石根本没有区别,凭肉眼根本看不出。要用专业的仪器,综合多个参数,多方面求证,才可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果使用常规的仪器检测,都有可能看走眼。”
  全国范围内,CVD合成钻石同样引起了行业的关注。羊城晚报记者从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了解到,早在去年,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就在日常的委托检验中,发现了两批次CVD合成钻石。协会珠宝首饰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还特地通告,希望大家加以防范。
  据广东省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CVD合成钻石的检测难度非常大,目前国内具备合成钻石检测能力的珠宝检测机构不超过15家。

来源:中国新闻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典当)部分典当行拒收钻石 高仿合成钻或大量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