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jihui 发表于 2013-8-7 16:44:34

【1144期文字稿(投稿)】一句话引起的创新嬗变

一句话引起的创新嬗变
谭吉辉
8月6日上午临下班时,刚踏进河南油田采油一厂江河油矿采油六队学习室,一阵阵笑声传入笔者耳中:“呀,这道题做错了。”只见正在公休的赵伟和田雪两人拿着手机不停地拨弄着。
原来,采油工技能试题题库题量大,不方便员工携带,影响到了不少员工的学习兴趣。在今年6月份,该队“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孙爱军和油矿计算机管理员唐洪林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把采油工试题题库编成安卓系统上的一个应用程序,应用在手机上,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教材不能随身携带的弊端,可以让采油工随时随地的进行自我学习。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职工的创新基本停留在工具应用、技术改造等层面,这个“创新工作室”什么时候将创新范围拓宽了?带着疑问,笔者走进了该队“创新工作室”。
推开门,“开拓思路、实践创新、自我超越、勇于探索”这一行大字迎面扑来;依墙而建的陈列台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30余项创新成果;而右面墙上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展示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上面详细描述着创新者的姓名、创新的实质内容、达到的效果等。
采油六队党支部书记李强告诉笔者:“创新范围的拓展就源于一句话。”
2010年5月份,局工会副主席孙彦军的一句话打开了采油六队“创新工作室”成员的思路:“‘创新工作室’的职能不仅限于生产工具等改进创新上,还要在生产中的管理经验的提炼和方便员工学习上下功夫。”
在队党支部的支持下,“创新工作室”的30余名成员按照相同的学习愿景、学习内容、创新爱好为纽带,组建了三个小组,将创新点分别锁定在管理、技术和理念创新上。
刚开始,大家对管理、理念创新伤透了脑筋,总觉得这些都是基层干部所做的事情,和一线工人不搭界。
2010年8月份,一件小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原来,7号计量站的女工们通过日常跟踪,发现在保证注水量情况下降低频率,可以大幅节约用电,这样算下来月累计节电21500度,而且单耗指标由全厂最末升至第三。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凌玉霞对这种做法进行了提炼,起名叫“一冲洗、三控制”的管理办法,还被评为厂“合理化建议”二等奖,这一下打开了管理创新组成员的思路。
3年来,这个“创新工作室”围绕原油生产中出现的“市场买不到、生产急需要”难题立项攻关,完成技术创新30余项,创经济效益400余万元。2012年10月份,工作室提炼出的“三册一会”标杆管理法还在中石化集团公司工作交流会上做了专题经验介绍。

李鲁山 发表于 2013-8-7 20:53:57

角度很新颖,耐读!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8-8 08:51:34

前来学习!

鸿雁 发表于 2013-8-8 09:42:55

认真学习

cmfrjtly 发表于 2013-8-9 10:05:05

很好! 我是前来支持和鼓励的!、

祝您更上一层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144期文字稿(投稿)】一句话引起的创新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