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ytwb 发表于 2013-8-7 22:37:23

班组创新工作室:“五个多”让“创新之树”常青

                                                                  作者王秉
       “起初,井口房防盗密码锁技术投入使用后,的确起到了很好的防盗作用”8月6日,笔者带着如何提升班组技术创新能力这一问题,专门采访了获得“单向式防盗盘根盒”等10项国家专利证书的获得者——河南油田采油一厂江河油矿采油高级技师孙爱军。他说,“但时间一久,防盗密码锁技术被‘油耗子’破解了,给国家财产又造成了损失!这不得不逼着让俺们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改进和进行技术创新!”
      类似孙爱军所说的技术成功成果在推广使用中出现的这种情况,至少说明该项技术创新成果还不够成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诚然,在实际生产运行中,一些职工虽然利用班组创新工作室平台,研制发明了一些“专家不研制、厂家不制造、市场买不到、生产急需要”技术创新成果,也下了很大功夫,却没有得到本单位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和进一步推广应用,就出现了“困惑”不解,细想想,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自身技术创新成果“含金量”比较低。因此,孙爱军说,在班组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上,如若让技术创新能力之“树”“常青”,务必要坚持做到“五个多”:
       一是多学习。一些职工技术创新仅停留在表面上,喜欢躺在自己过去技术成果的“功劳薄”上,自我满足,自我感觉良好,有“吃老本”的思想,这是进一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最大的“绊脚石”。所以,搞过硬的技术创新,就要继续乘风破浪,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学习,为自己技术创新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二是多琢磨。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对影响正常生产运行的技术难题或已经被破解的、 “老掉牙”的技术创新成果多琢磨多思考,力争推陈出新,进而研制出更实用的、更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技术成果服务当前生产迫切需要;对多年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的生产工艺,还要学会留心从中会发现和分析问题,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技术攻关发明。
       三是多角度。就是考虑问题要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看问题要有新视角新思路,只有这样,技术创新成果才会层出不穷。不仅如此,还要善于多向已经取得技术创新成果、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傅虚心学习和求教,从中汲取‘营养’,这是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和增加创新技术成果“含金量”的基础。
      四是多平台。技术创新离不开本单位的支持。个人要充分利用企业单位建立类似“班组创新工作室”“我为企业创新发展献一计”活动等展示平台,多学习和汲取单位职工群众集体智慧和力量,在企业单位“多搭桥,多引导,多支持”的技术创新氛围里,“吃饱喝足”,加快自身发展,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
       五是多自勉。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大多数企业单位建立了相应的奖励机制。即使个人获得了本单位技术创新成果的表彰和奖励,也要多自勉,戒骄戒躁。要把这种激励当作进一步提升个人创新能力的“加油器”,要知道,目前一些油田企业考评技师和高级技师,重点把个人获得技术创新成果纳为必考项目,这样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十分值得坚持和推广下去的。

玉友 发表于 2013-8-7 23:33:57

敬业心 发表于 2013-8-8 06:33:32

贵在坚持

初卫平 发表于 2013-8-8 06:58:35

防盗密码锁,在我们油田已经抛弃不用了哈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8-8 08:29:59

前来学习!

wxpzp 发表于 2013-8-8 10:13:55

文章架构很好!有事实,有解读!

鸿雁 发表于 2013-8-8 15:55:34

五个多,写和不错哈

pudegui888 发表于 2013-8-8 19:55:55

五多,每一个班组员工都做到了,中国工人就是世界上最牛的工人。

hnytzzk 发表于 2013-8-9 07:21:06

五个“多”,好

敬业心 发表于 2013-8-9 07:37:00

欣赏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班组创新工作室:“五个多”让“创新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