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ytzzk 发表于 2013-8-14 22:19:14

实惠多多,创新工作室怎能不成“香饽饽”?





实惠多多,创新工作室怎能不成“香饽饽”?
    经8月3号《工人日报》报道后,李林卿创新工作室又成了河南油田水电厂职工关注的焦点,8月13日,李林卿说,创新工作室能这么发展起来,不是他起了多大的作用,是职工在创新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实惠多多,才让创新工作室成了职工眼中的“香饽饽”。
    他说,创新职工在厂里拥有较高的地位。厂里对革新成果评比“重质不限量”,鼓励职工多报成果,不管评没评上奖,都报销革新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厂长年底都要给每个参与创新的职工发来一封签名感谢信,创新职工都有一种“我是企业主人翁”的自豪感和美誉度;评上奖的革新成果,厂里都当一个富矿来挖,能转化的转化,能申报的申报。近两年,厂里有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是从创新工作室小改小革富矿里挖掘出来的。今年,李林卿创新工作室有两项革新成果厂里正在向上申报。近几年,厂里科技投入产出一直保持在1:4以上,在科技上也获得了高回报。
    其次,创新职工在绩效考核中能优先晋档。在业绩考核时,厂里根据考核结果分为A、B、C三档职工,年度考核评为A档的职工,年终考核兑现奖上浮10%,若连续4年被评为A档职工,工资标准直接向上晋升一档。在业绩考核细则中,革新成果是一个较大的硬性加分项。李林卿说,在双河供电车间,革新成果最高能加到10分,车间年年被评为A档职工的,都是有革新成果的,没有革新成果,分值一下子拉开了,评上A档职工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最后,创新职工在生产中收获了便利。李林卿说,创新成果是职工从生产中琢磨出来的,运用到生产中去,最先受益的也是职工,职工自己解放了自己,我们这儿有个外线工叫史锡波,他发明了一种《防滑登高梯》,冻雨天气,借用这个梯子,只需20分钟就能登上15米高的电杆杆塔;没发明之前,只能用大锤砸掉电杆上的覆冰,才能上杆,人累得膀子疼,一遇到冻雨天气处理事故,外线工就发愁,现在好了,轻松解决了。李林卿创新工作室主要是电气设备和工器具的技术革新,工作室创新成果的产生与应用,实现了职工个人素质和工作效率的“双提高”。(赵占奎)

hnytzzk 发表于 2013-8-15 09:57:18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hnytwb 发表于 2013-8-15 11:35:37

学习啦!!!

xiaz72 发表于 2013-8-16 08:03:21

李鲁山 发表于 2013-8-16 11:24:33

稿子不长,但很实,干净的文字,深刻的分析,预祝见报!

煤缘 发表于 2013-8-16 11:58:2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实惠多多,创新工作室怎能不成“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