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英 发表于 2013-8-18 17:54:28

班组创新工作难,难在缺少引导,管理,投入机制

班组创新工作难,难在缺少引导,管理,投入机制
  张明英  蒲梦 图文

   接连三期来,班组天地结合“创新工作室”建设,在全国班组员工中展开了大讨论,针对员工参与创新工作提出了很好地解决办法,是否大家都忘记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过去,班组建设,只是一个单位的“代管”机构,许多管理者却把他们当成劳动力使唤而也,并没有在管理权限上给予关照,在管理上通常采取的是“吼叫式”管理。
   久而久之,许多班组员工则认为,创新工作与班组无缘,与员工更无缘,是科学家和管理者们的专利。而在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142个班组,2600多名员工参与了“班组聊天室”提出的建立“创新工作室”我该怎么办?他们对该矿3年来的班组创新工作进行梳理,得出一个答案:“创新工作室”建设到班组很有必要,是开发员工智慧的“释放地”,提升管理的“赛马场”,孵化人才的“硅谷园”。
制度:放水养鱼【小标】
   “90万元科研经费的到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该集团用来鼓励班组搞科研,员工提升技能,强化管理创新的活动经费,更是鼓励更多员工投入到技术革新活动中,解决学技术的难题,搞革新研究课题的一笔科研活动资金。”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142个班组却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班组员工提起3年前的“好事”,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获得集团发放到班组的第一笔科研经费,90万元,就好比在大江大河里放养了一批“鱼苗”,注入的是“基因”。
  班组有了集团公司给予的科研经费保障,该矿把这笔经费作为班组QC活动的重要资金,按照班组申报技术革新项目进行分派使用,还出台两项政策,一是QC成果申报、评估、奖励制度,二是制定了提合理化建议的管理办法,同时,该矿单列300万元资金,建立起“科技基金”,以此来奖励、鼓励班组员工参与到“科研在班组,提效在岗位、学技在个人”的技术革新,管理创新活动中,推动了创新工作在基层班组的深入开展。
  据了解,3年来,该矿班组创新工作有经费保障,有奖励制度,员工申报的QC项目、技术革新、管理创新课题达到150多个,与设备厂家一起研究解决的采煤机双电机切割部技术、掘进宽机身钻机改窄机身技术被写进《合作合同》内,获得了知识产权保护,还为企业装备投入节约了一大笔,难以用经济衡量的收益。
引导:孵化人才【小标】
  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提升班组创新工作的动力不只是有科研经费做保障这么简单,还有一套成熟的管理办法,明确机关10大职能科室与班组创新工作对接,并确定科室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指导班组技术革新工作。
  班组创新工作在企业中形成制度化,由此,产生了由1名总工程师负责,6名副总工程师直接分管的“科技科”,去引导更多的班组员工在工作中研究新问题,新难题,为班组创新工作走向自我、自主发展指明了方向。
  怎样去实现班组员工搞技术革新有活动阵地,有展示园地。该矿在机修车间10多个班组中单列组建一个,只要班组员工有新的QC项目申报,随时都可以组建的,100名维修工共同参与的“科技班”,也是该矿142个班组员工都可以加入其中,参加创新活动的一个共享平台,对员工提出的技术革新项目,或是管理创新课题,还专门抽调班组技术骨干进行一起“孵化”从而达到员工搞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的共同进步。
  负责科技班协同管理的隆念,对班组中建立共享科研平台——科技班,深有感触的他说:“把班组员工在工作中的所想、所干,通过科技班进行创新‘孵化’,通过相关班组技术骨干参与研究,有矿、科、队工程技术人员亲自指导,促进的是员工对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的兴趣,还培养了班组人才,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推广:坚定信心【小标】
    8月9日,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水治瓦斯班技术革新“本层瓦斯抽采中压注水技术”课题获得成功,并在该公司7对矿井中得到推广运用。
  为班组研发的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开研讨会、推广会、经验会,在该矿不只是一次而也,形成一种共同分享成果,学习新技术的载体被固定下来,同时,还是展示班组员工参与创新成果的一个阵地,被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在该公司现场成果推广会上,7对矿井的矿长、工程师和相关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该矿水治瓦斯班解决的“本层中压注水瓦斯抽采”技术革新,解决世界级难题很感兴趣,有的单位负责人直接提出要与水治瓦斯班一起合作,一起解决矿井瓦斯抽采领域的新技术。
  历年来,为水治瓦斯班研究的“本层中压注水瓦斯抽采技术”革新课题开现场会,为“科技班”研制的车载一体化钻机使用召开试用推广会,为采掘顶板支护使用班组员工研究的新技术金属扣寸、前探梁卡子新技术运用召开现场会,不仅引来松藻公司7对矿井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还引来重庆能源集团37对矿井工程技术人员上门学技术。
  水治瓦斯班组长刘杰说:“班组搞出的技术革新成果得到上一级组织推广,这是对我们劳动成果的认同,也是鼓励员工学技术当大拿,展示自我的一个大舞台。”
  在现场新技术推广会上,该公司总经理李文树对参加推广会的7对矿井矿长、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指出,各级管理者要高度重视班组技术革新管理,要加强员工管理创新工作引导,以专业化、常态化、科研化的方法去抓好班组人才培养,把他们的智慧发挥出来,才有企业最大化的效益。
  总之,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以“科技科”为指导中心,以“科技班”为创新技术“孵化园”,以班组技术革新为核心力量,组织员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题,提升管理创新,不仅解决了企业向科技要安全,要效益,还解决了员工学技术在创新中尝到的甜头:不学技术就没有发展,不懂得创新工作就很难适应本职工作。

李鲁山 发表于 2013-8-19 11:45:52

鲁宝林 发表于 2013-8-19 11:53:39

宋洋 发表于 2013-8-20 20:48:53

我的中国梦 发表于 2013-8-20 22:36:38


以“科技班”为创新技术“孵化园”,以班组技术革新为核心力量,组织员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难题,提升管理创新。
支持老师观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班组创新工作难,难在缺少引导,管理,投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