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天下小子 发表于 2013-8-26 17:43:08

肝性脑病发病原因和机制您了解哪些

  肝性脑病是肝病的一种,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急、慢性肝病或各种原因的门-体分流(porto-systemicvenous shunting)所引起的。小编认为,我们要向治愈这种疾病,先要了解神经性耳聋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一)发病原因
  引起肝性脑病的原发病有重症病毒性肝炎,重症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各型肝硬化,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原发性肝癌以及其他弥漫性肝病的终末期,而以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最多见,约占70%,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很多,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镇静,麻醉药,便秘,尿毒症,感染或手术创伤等,这些因素大体都是通过:
  1.使神经毒质产生增多或提高神经毒质的毒性效应。
  2.提高脑组织对各种毒性物质的敏感性。
  3.增加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而诱发脑病。
  (二)发病机制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在长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人们发现主要由于肝细胞功能的衰竭,蛋白质,氨基酸,糖和脂肪等物质代谢障碍,产生的有毒物质聚积体内,以及肝脏对毒性物质的解毒作用降低等因素的影响,使体内有毒物质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抑制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而发生脑病征象,其主要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学说:
  1.氨中毒学说 氨中毒学说在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中仍占主导地位,肝性脑病病人往往有血氨(特别是动脉血氨)增高,并与肝性脑病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也有交叉重叠现象,病人经口服广谱抗生素,乳果糖,低蛋白饮食改变肠道碱性环境,减少氨的吸收,及导泻等治疗后,随着肝性脑病症状的好转,血氨降低甚至恢复正常,严重的肝病和(或)伴门体侧支循环病人及门腔分流术后病人或门腔分流模型动物,饲以高蛋白饮食或口服氯化铵,尿素等后,可出现血氨升高,并表现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及脑电图改变,且病人脑脊液内谷氨酰胺,谷氨酸和氨浓度增高,Pappas等观察到给家兔输入氨可导致异常的视觉诱发电位,认为氨对神经系统有影响,Bosman等应用磁共振谱仪(NMR spectroscopy)也发现高血氨可使脑皮质的谷氨酸可利用度降低,Butterworth报道急,慢性肝衰竭病人血和脑内氨的浓度均增至1mmol/L以上(正常为0.5~0.1),肝硬化肝性脑病病人更高,均支持氨中毒学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肝性脑病发病原因和机制您了解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