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3-8-27 18:28:52

“五给措施”:激活创新工作室正能量

                                          “五给措施”:激活创新工作室正能量
                                                            马兵

      “‘一哥’,你的多功能验电笔又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真是了不起!”“给我们讲讲这次的创新经验!”8月27日,湖北荆门供电公司继保班“皮志勇工作室”里,同事们围着“一哥”问个不停。
      “一哥”名叫易健雄,是继保班“皮志勇工作室”成员之一。由于爱动脑筋、不怕吃苦,每年数项的创新成果让大家羡慕不已,于是“创新一哥”的外号不胫而走。
      提及创新工作室离不开企业支持的话题,易健雄说:“现在工作室里个人和团队的创新成果有数十项,成绩主要归功于公司实施的‘五给措施。”
      班长皮志勇也感慨不已:“在领导及同事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从退伍转业的‘菜鸟’成长为继保专业的‘土专家’后,公司又专门为我设置研发办公室,投入研发资金,并以我名字命名了首家工作室,当时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皮志勇介绍,“皮志勇工作室”产生效应后,公司就在一些班组试点推广创新工作室。刚开始,各班组的员工大多是硬着头皮想点子,虽然有一些创意,但由于积极性不高,创新发明都半路夭折。看到这状况,各班的班长急,公司领导更急,因为明白不能有效激励员工创新的工作室就是个摆设和花瓶。
      如何让员工自发做到我要创新、我想创新、我爱创新呢?只有做到先激励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创新工作室才能在班组推广普及。荆门供电公司对症下药,实施了一套全新的管理办法——“五给措施”,就是给环境、给任务、给动力、给面子、给实惠。         
      给“环境”:就是把员工的创新成果通过公司的创新走廊、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手册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大家抬眼就能看到,认识到公司对员工创新成果的重视度。
      给“任务”:就是采取“摘牌攻关”的方式,把生产中实际应用的问题摆出来,任何一个员工谁有能力解决谁来认领,公司从物力、财力、人力等方面全力配合支持。
      给“动力”:就是员工负责发现搜集技术难题,班组“创新工作室”负责攻克创新;员工负责试验跟踪,信息反馈,班组“创新工作室”负责改进、总结、推广。当然,发布成果或成果获奖,该班组“创新工作室”和技术难题提供者都将提名获奖。
      给“面子”:就是在公司范围内定期举行“班组创新明星”、“车间创新明星”、“公司创新明星”的评选,对创新成果胜出的员工进行精神奖励,并在劳模评选、培训学习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分。
      给“实惠”,就是公司把创新工作与各班组员工的绩效挂钩,通过发放创新红包,按创新成果推广的价值从物质上直接给予现金奖励,让员工充分意识到创新的价值。
         如今,该公司仅“皮志勇工作室”一家研发的成果每年就可创效200多万元。越来越多的员工创新信心和动力十足,创新热潮蔚然成风。

张而不扬 发表于 2013-8-27 18:44:58

感觉这五措施很给力!有价值!尤其是“摘牌攻关”这一做法很棒!

微笑生活 发表于 2013-8-27 19:50:03

“五给措施”好

李鲁山 发表于 2013-8-27 20:00:26

感觉缺少事例来证明这一举措的好处,光是框架式的东西。个见,请勿介意!

马兵 发表于 2013-8-27 21:36:55

引用第1楼张而不扬于2013-08-27 18:44发表的:
感觉这五措施很给力!有价值!尤其是“摘牌攻关”这一做法很棒! p_w_picpath/back.gif

谢谢张老师的宝贵建议!

马兵 发表于 2013-8-27 21:37:31

引用第2楼微笑生活于2013-08-27 19:50发表的:
“五给措施”好   p_w_picpath/back.gif

谢谢段老师鼓励支持!

马兵 发表于 2013-8-27 21:39:44

引用第3楼李鲁山于2013-08-27 20:00发表的:
感觉缺少事例来证明这一举措的好处,光是框架式的东西。个见,请勿介意! p_w_picpath/back.gif

谢谢李老师直言不讳的相告!文中又加了一段事例,敬请指导!

初卫平 发表于 2013-8-27 21:59:47

五给措施非常有新闻点,值得借鉴和参考,有事有例,拜读了

鸿雁 发表于 2013-8-28 10:44:50

认真学习马老师的文章,对本期的主题把握的非常好,企业的“五给”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工作,

玉友 发表于 2013-8-28 14:27:55

五给措施真不赖!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五给措施”:激活创新工作室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