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友 发表于 2013-8-28 11:36:27

“我们要有自己的创新工作室了”




“我们要有自己的创新工作室了 ”

   8月27日,笔者遇到河南油田水电厂今年的劳动模范、生产指挥协调中心电力调度班班长赵效华时,他正一脸兴奋地拿着一叠表格往厂工会办公室赶。他告诉笔者:“我们要有自己的创新工作室了!”

   深入了解后,笔者才知道,近期《工人日报.班组天地》推出的“寻找班组创新工作室”系列报道在河南油田水电厂引起热烈反响。这个厂不少职工在阅读、学习后认为,创新工作室作为中国本土的一种创新活动,具有实用、简便、灵活等特性,更加易于开展和交流,实现全员创新和团队创新,解决生产中的各类难题。他们便利用各级领导基层调研、跟班作业、意见征集等机会进行了反映,希望在班组建立创新工作室,挖掘职工智慧,服务企业发展。

   这些建议引起了管理者的重视,他们结合上级精神和企业实际,决定先以基层车间和班组中的21名技术类型、创新型劳动模范为主体,建立创新工作室试点,为职工搭建技术创新的阵地。

   水电厂工会主席杨吉生告诉笔者:“之所以选择劳动模范作为创新工作室的主体,一是要发挥劳动模范的引领、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职工参与进来;二是要发挥劳模的品牌效益,实现成果的有效推广。”

   为保证创新工作室的效果,这个厂还明确了“五个一”的建设标准,既:有一个冠名标识,有一个团队,有一定设施条件,有一套制度,有一定经费。明确创新工作室一般以劳模个人命名,并悬挂内容明确、位置醒目的标识或标牌;有一名或几名在技术、业务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劳模、技术专家作为核心,组成创新团队;配备有开展工作所需的办公场所、办公机具、器材工具、专业资料等设施;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有开展日常工作的必要经费。

   成立后的创新工作室,在围绕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活动,将先进技术、经验、方法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同时,还将开展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组织“师徒结对子”传帮带,为企业培养一批知识型、技术型、专家型职工人才。

   这个厂也同时规定,创新工作室必须要建立管理制度,制定年度目标计划,并保证每年的创新成果中至少有1-2项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否则将取消。

   赵效华告诉笔者:“创新工作室成立后,就能把喜欢动手动脑的职工凝聚到一起,大家一起围绕生产难题、技术难题,甚至是经营管理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不仅能服务企业生产建设,提高职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更能培养出更多的技术能手和先进人才,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李如飞)


玉友 发表于 2013-8-28 11:36:50

请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李鲁山 发表于 2013-8-28 11:58:27

鲁宝林 发表于 2013-8-28 12:12:48

张而不扬 发表于 2013-8-28 12:47:51

李老师又一篇好稿,班组创新工作室从无到有,说明了班组天地的宣传价值已经体现。祝贺!

玉友 发表于 2013-8-28 13:55:24

回 3楼(鲁宝林) 的帖子

请鲁老师多多指点!

玉友 发表于 2013-8-28 13:58:24

回 4楼(张而不扬) 的帖子

请张老师多多指点!新闻工作能够发现问题,指明方向,这才是新闻的真正作用!我厂创新工作室的建立既是职工之福,更是编辑之力,平台之功!

玉友 发表于 2013-8-28 13:57:36

回 2楼(李鲁山) 的帖子

请李老师多多指点!!您的视角很独到!提醒很到位!

鸿雁 发表于 2013-8-28 14:51:28

首先祝贺李老师,你们终于有了创新工作室!老师眼尖手勤,文章言简意赅,值得一学。

玉友 发表于 2013-8-28 15:17:00

回 8楼(鸿雁) 的帖子

还望蒲老师多多指点!!您才是我学习的榜样!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要有自己的创新工作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