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这样打造职工的创新劲
至8月28日国网辽宁朝阳供电公司的何家智能变电站通过验收投运,安全运行一年零55天,这一国内领先的智能化变电站为何能在辽西较为偏僻的朝阳率先建成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该公司抓源头、夯基础、重创新、求长效,全力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使该职工的创新劲持续不松。
领导机制:多方联动 合力推进
“以我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从创建到运作,公司的各级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都给了我们创新工作室非常大的支持,真得感谢公司有这样好的推动创新工作的机制。”该公司“杨占生工作室”的负责人杨占生在介绍他的创新工作室时如是说。
该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创兴能力的关系,积极筹建以“劳模”和“标兵”为带头人的职工创新工作室。为此,该公司党政工领导深入一线班组开展调研,组织召开基层单位班子成员、专职管理人员、班组长等3个层次的座谈会,迅速摸清了基层单位在创新工作上的情况及存在的不足。随后,在广泛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单位、工区(分公司)、班组三级责任体系,形成了"行政主导、工会牵头、专业归口、基层实施、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和有专职、有资金、有阵地、有载体的人财物保障体系,创新工作室的组织领导力量得到了极大强化,创新工作室的方向更明、运作更顺、地位更高。
长效机制:制度为基 规范标准
曾在2007年取得“旋转式带电取销钳”国家发明专利的,现为该公司配电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郑彦林说:“公司为了确保我们创新工作室的持续长效发挥作用,在制度建设上非常下功夫,不管是创新发明,还是检验试验,甚至是新发明,新方法的应用上,都从制度上给予了全方位的保障,使我们搞起创新来真是有底气。”
正如郑彦林所说,朝阳供电公司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工会印发的《关于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创新工作室应以提升职工技术为核心,以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以加强班组整体管理水平为突破口的指导思想,对本单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制度,进行了统一编制,制定了工作宗旨,成员条件、成员职责、管理与考核、科技计划、工作流程等10项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结合创新工作开展随时补充更新。
激励机制:以人为本 综合给力
曾在国家电网公司获得农网配电专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的杨占生说:“以我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创新工作室,让我感到荣幸,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工,我将不辱使命,不辜负领导对我的厚望。”杨占生之所以这么说,源于朝阳供电公司所推出的各种激励机制。
评先激励:凡是取得市级以上创新成果的班组,作为先进单位评选的重要条件优先参评;分配激励:制定了向生产一线员工收入分配倾斜的一系列政策,设立高技能岗位津贴,对运行人员、特殊作业人员给予不同额度的一次性奖励,提高一线人员劳动保护标准和夜间值班人员夜餐补助标准;政策激励:鼓励新入职员工参与创新,在班组成才,对在主要岗位的员工,按照工作年限和年度业绩考核结果给予年度津贴,并建立了选拔技能专家的机制;发展激励:以员工的职业发展为牵引,经营管理类、专业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生产技能类并行,使技术与技能人才"发展有目标、施展有平台、成长有通道",招聘管理人员或中层干部从生产一线优秀班组长、员工中选拔;五是竞赛激励,组织开展专业技术标兵评选。(刘树坤)
学习老师的文章!
回 1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请老师多多指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