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rjtly 发表于 2014-10-12 20:09:18

情有独钟《班组天地》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时代,可谓“快餐”文化流行,虽然报海刊山满目皆是,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众多的刊物中我对《班组天地》情有独钟。
      缘分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于微弱的巧合之中,怦然心动。无意中我结识了《班组天地》,这就是缘分的最好体现。我生活工作在一个名字叫输油站的封闭小圈子里,它属于中石化管道公司,就是将原油从油田或码头经过加压密闭输送到炼厂,由于远离闹市,所以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单位订、个人买,就有了不同的刊物,我是通过《工人日报》认识了《班组天地》,通过网络走进了他的天地。经常上网阅读各位老师的作品,让我受益匪浅,它也就成了我业余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也就结下了不解情缘。
       《班组天地》里不管是国事、天下事,还是职工关心的事、企业发展的事、安全生产的事,都吸引我慢慢品读。那一篇篇感人至深、沁人心脾地文章,不断荡涤着我的心灵,让我懂得了如何面对工作和生活,如何做人。同时她使我的个人生活、社会阅历、品德修养都发生了相当的变化。身为输油小站人,有时觉得很累,作为运行工虽然微不足道、还挺辛苦,总归是自己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满怀热情地投入其中,最后变成默默地享受。下班以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听听音乐,让歌声把疲惫带走,或读一读《班组天地》里的美文,让它擦去心灵上的尘埃,你会觉得豁然开朗,身心轻松,一天的劳累、一天的烦恼,都云消雾散。
         现在我与《班组天地》到了有空就相见的地步。不管是行至外地,还是远离他乡,只要有一点闲暇能上网,我都会细细研读《班组天地》上的新作。我爱《班组天地》,爱之切,情之深,完全是由于《班组天地》办出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风采。《班组天地》她贴近职工百姓、贴近生活,熔教育、知识、趣味于一炉,题材丰富多彩,文章极富特色、可读性强;内容亲切感人,人情味浓;让读者共鸣。《班组天地》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朴实无华、诲人不倦,像涓涓细流,灌溉着每位读者,让这小小一滴水折射出太阳七彩的光芒。也感谢每位编辑老师的辛勤付出,愿《班组天地》越办越好,成为职工“放歌”的大舞台!



赵明军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德州输油站

敬业心 发表于 2014-11-17 23:22:34

期待的班组天地一月太久
       习惯了每周一期的班组天地报纸,看到厚重的班组天地杂志,更感动厚重和兴奋。在几次三番阅读后,总感觉每月一期间隔时间有点长。尤其每周一次的聊天室相聚相见相谈,总是那么令人难忘。而今变成了每月一见,每月一谈,骤然间还很不习惯。总是习惯了每周来到聊天室看看,空荡荡的房间内就我一个人踯躅不前,真的好冷淡。在这个聊天室内,我独自旋转,独自漫步,回想着那热烈的畅谈场面,便自生感慨无限。
      虽然我们每月一见在班组天地聊天室,但总感觉时间如同三年,总觉得相聚的时间太短,相离的时间太长。尽管知道每月一见,但期待久了,总觉得一月太久。如果中间加一次自由聊天时间,我想不仅活跃气氛,还能让大家多一次见面和了解的机会。这样对大家的熟悉很有帮助。
       很喜欢中企互动聊天室,只是一个月太久了,让我望眼欲穿。什么时间能缩短一下周期,让更多的网友,能够多一次见面机会,促进互相了解。期待那一天,希望不会太遥远。

      石家庄百纳利安驾校孙建国

江上牧歌 发表于 2014-11-18 09:12:48

煤缘 发表于 2014-11-19 16:47:06

《班组天地》杂志印刷质量很好,里面图片处理的恰到好处,而且内容丰富,成为我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精神食粮了。

言青 发表于 2014-11-25 15:02:26

写给《班组天地》


现在

我献上心语

想用真情述

希望自己用辛勤耕耘

打开一扇

多彩的《班组天地》之窗

了解企业与员工的

精彩内容

跃然纸上

让我读懂每期的“心思”

它的不断变化

记录着中企员工互动平台的

飞速发展与壮大

那感人瞬间

那真情流露

无时无刻不真实地

反映着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

把希望溶入其中

使得我们共同牵手

一路同行

把每天都当成

新的开始

不管阴晴雨雪

都将真诚的坚持

创新不辍

期待期期精彩

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cmfrjtly 发表于 2014-11-25 19:39:10

《班组天地》赋予我的“荣誉”

孙守仁

非常荣幸,也格外风光,《班组天地》为我开辟个“大话安全”专栏。从今年第8期开始,每期一至两篇,共计发表了3期,并配上我的照片和简介。我觉得,之所以要开辟这个专栏,因为安全是班组立足之本,通过安全故事,给读者反思。因此稿件质量要高,角度要新,语言要活,我这样说,并非我写得好,而是我对“安全”的理解。近10多年来,我专攻安全文学,曾在多家安全报刊露过脸,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还不算,我还对安全情有独钟,并写了大量的评论。之所以安全为伍,并不是我有多么伟大,我知道,关注安全,在安全文化尽微薄之力,就是敬畏生命。在这方面做点事,也是我人生之快乐。或许我对企业班组颇有研究,从在岗时,就主编过《企业班组建设》,去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了我著的《优秀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经典演讲集》两本政论文集,激励我加倍创作与研究,即使身体不适,仍坚持写作。我这样说,不是我有多高明,我是企业培养出来的作者,做工人的代言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要把它毕生的事业。每每写一篇安全小说散文或言论,我会调动生活积累,力求与时俱进,接地气,给读者一种享受,一种警戒,一种鞭策,我就足矣了。我说这些并不是给自己脸上抹粉,而是内心的写照。我不是名人,充其量是一个大型企业的退休职工,我写文章的目的,说到底,就是生命的延续。
但话又说回来,《班组天地》之所以给我开个“大话安全”专栏,感谢夏晓凌主编的信任。我以此为契机,对安全的敬畏,对生命的诠释,对工友的忠告。在我的细胞里,积聚着大量“安全”,我受媒体的启发,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去倾述,去说理,去构划,去装点。力求成为名牌栏目。我从电脑里飞出很多很多“小精灵”,差不离都跟安全有关。有人说我是“安全通”,是“专家”,其实这是对我的鼓励。我哪有那么神呀,一个“土老冒”,爱写自己爱写的东西,也算老有所为吧。
实际上,安全与生命是互为关联的,尤其是当代社会,谁把安全当儿戏,安全势必找你过意不去。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权当是我来《班组天地》的收获吧!

wcfyyq666 发表于 2014-11-26 19:59:12

期待

江上牧歌 发表于 2014-11-27 08:59:33

煤缘 发表于 2014-11-28 08:10:05

《班组天地》让我这个“土记者”成为了专业的“写手”

《班组天地》杂志的出现,更加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我开始把自己在煤矿工作中的所感所想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好人好事付诸笔端。起初,由于自己写作水平不高,发表的稿件很少。但我毫不气馁,不断加强新闻写作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在《班组天地》上找到一些好作品来学习借鉴。功夫不负有心人。自《班组天地》试刊以来,我先后有好几篇新闻稿件在《班组天地》杂志的出现,更加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我开始把自己在煤矿工作中的所感所想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新闻、好人好事付诸笔端。起初,由于自己写作水平不高,发表的稿件很少。但我毫不气馁,不断加强新闻写作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在《班组天地》上找到一些好作品来学习借鉴。功夫不负有心人。先后在《班组天地》上发表了好几篇新闻稿件。看到自己的小稿在国家级和自己喜爱的杂志上变成了铅字,我感到无比的幸福!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从事新闻写作的信心,并且还被《班组天地》杂志聘为特约摄影师,这极大的鼓舞了我写作的热情,经过努力,今年截止11月份,我已在全国20多家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30多篇。(不含网络),还有4幅图片新闻在省内外获奖。《班组天地》除了在精神上给我一方绿洲之外,也给我提供了诸多新闻写作技能上的参考,满足了像我一样的笔耕者的求知欲忘。从一名基层的“土记者”,成为了专业的“写手”,我的新闻写作路也开始越走越宽。
  在这里,我要感谢《班组天地》的各位编辑老师——是他们不厌其烦地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与鼓励,让我学到了很多新闻写作知识,给了我动力。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由一个新闻写作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在我们集团里小有名气的新闻爱好者。
(白银宝)

ZX68 发表于 2014-11-28 11:40:04

班组天地阅读感言

还没收到!不过,以前看过几期《班组天地》,给我的印象是装帧精美的一本好书!有美文、杂谈、论事、焦点和问题讨论及时弊针砭等内容,在如今办公自动化的现状下,提起笔来感觉字都不会写的我来说,阅读《班组天地》,犹如闲暇之余泡一盏清茶,静心品茗一般,读之有味,可以说《班组天地》是我们工作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它可以启迪心智、开拓视野、增长个人才干。《班组天地》,我最大的感悟是“情趣二字尽享受,愉悦身心品《班组》!(赵星)
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查看完整版本: 《班组天地》杂志阅读感言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