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3-9-13 10:35:19

(导游)邂逅美女特工 记录我的北朝鲜之旅

 


美女特工金响


      北朝鲜拥有众多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封闭的国家”(西方媒体)、“国民最幸福的国家”(朝鲜媒体)。对于出生在文革末期,却又对那个年代毫无印象的我来说,朝鲜更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
  作为于旅游目的地,朝鲜自然是越早过去越好,从近的角度来说,国内已经准备全面开放对朝鲜的旅游-- 根据我的经验,哪个国家一旦对中国全面开放,就会改变当地旅游市场的格局;从远的角度来说,没有人知道这个政体还会存在多久,一旦南北朝鲜统一,朝鲜这片处女地也会迅速面目全非了。
  九月正好有机会随团前往,我颇为兴奋,因为每年的九月和十月也是阿里郎的演出季节,十万人同时演出,也只有在朝鲜才能限期特供。
  我们这次行程一共六天,其中上海往返丹东一天半,从丹东去平壤将近两天,真正的旅行只有两天半。不过,大家都认为也差不多了,因为在朝鲜政府的监管之下,去的地方大同小异,基本都是纪念馆纪念塔之类的,多看也就这样了。

 总的感觉,朝鲜的经济水平和我们八十年代初期差不多,但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首先,人们的精神面貌非常好,到处都能看到国民脸上满足的笑;其次,平壤的城市架构非常大气,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还有,国民虽然很穷,但是大家的穿着得体,满大街都是美女。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突发事件(西方社会的干涉、自上而下的改革开放),朝鲜的政治局面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
  第一天— 晃到平壤

早上7点多就起床了,从丹东去平壤,不过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居然折腾了八个多小时。
  首先,需要从丹东坐火车去新义州,我们就住在丹东的鸭绿江大桥边的中联大酒店,从房间可以看到新义州,如果自己开车可能十分钟就到了。但是不行,我们要先到丹东火车站,等了一小时进站,半个多小时等候边检,然后乘坐摆渡火车,八分钟到新义州,人民军上来一个个开包安全检查,前后又折腾了将近一小时,才能换乘专列向平壤开进。
  由于是旅游专列,所以条件不错,六个人一个包厢。这两百三十公里路程,居然开了五个半小时,主要因为铁路是单轨,所以走走停停,我们的专列还算享受了优惠待遇,听说如果本地人乘坐火车出行,这段路程可能需要一两天才会到达。
  这一路按规定是不能拍照的,因为“朝鲜政府希望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外国游客”。如果这样,我觉得朝鲜政府对自己的要求实在是过于严格了。因为一路上都是大片的稻田、玉米地和丘陵、没有工业污染的小河,经常可以看到白鹭在田间飞行,景色非常美。偶尔,可以看到衣衫破旧的农民、坑坑洼洼的泥地,但是东北的农村不都是这样的么?
  到了平壤,大家都很意外,因为这个城市非常大气,宽阔的马路没有几辆车,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据说,88年汉城举办了奥运会,金日成先生很不爽,就承办了89年的青年运动会,倾国力将平壤重建了一遍。毕竟过了二十年,走近看,这些高楼大厦都比较旧了,用导游的话说,“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的住宅”,到底怎么样就没人知道了。因为正当国庆,靠近马路的家家户户窗台都摆着鲜花,显得非常整洁。

看看时间还早,导游先带我们去金日成铜像献花、又去了金日成故居。晚饭在一个涉外的饭店,有肉有朝鲜小菜还有啤酒。来之前担心吃不饱,现在看是多虑了。不过最让大家惊叹的还是这里的美女服务员,个个穿着民族服装,热情礼貌,饭后还为我们演唱了好几首朝鲜民歌。我坐在最前面,被一个美女拉上去合唱周华健的《朋友》,她唱的很投入,可惜我们这些人唱惯了卡拉OK,看不到歌词基本就废了,只能在旁边哼几声做陪衬。唱完后大家蜂拥而上和美女们合影,估计她们见惯了这些场面,个个都挺大方配合的。
  晚饭后入住据说最好的特级饭店—羊角岛宾馆,朝鲜与法国合资的,40多层高,外观不错,但我估计也就是三星级标准。不过里面的娱乐设施挺丰富的,有一个澳门赌王开的小型赌场,有团友去小试了一把,两天赢了一百多美元;还有歌厅、桑拿,在大堂酒吧供应鲜酿的啤酒才15块一杯,味道却可以和宝莱纳的媲美。在酒店,另一个我经常去的地方是书店,看看《金正日的主体思想》、《为什么要军事建国》,还挺有意思的。房间电视除了朝鲜台,还有凤凰卫视和BBC,据说是赌王争取来的。
  第二第三天-- 妙香山、板门店旅行

除了平壤,我们还去了妙香山和开城,都是两小时左右的路程。我们乘坐的大巴是现代产的空调车,条件不错,还有液晶电视,沿途都是平整的水泥路,由于没什么汽车也没有红绿灯,司机尽可以当作高速公路来开。
  妙香山第一个景点是普贤寺,和国内的寺院格局差不多,但非常幽静,看不到其他游客,旁边的国家礼品馆也是依山而建,溪水潺潺,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据说朝鲜人民需要持参观证才能进入。出门时,我看见一家朝鲜人在向门卫求情,好像是想进去看看,但是遭到了无情的拒绝,看他们背着包、拄着拐杖,应该是走了很远的路过来的吧,真是无语。。。。。。
  板门店和开城在前线,城市就显得破旧,感觉管理也比较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军人。我们在涉外饭店门口聊天,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是在很多弄堂和街边的房子里都有人民军在待命。据说,上个月有两个中国的旅游团不知道什么原因打了起来,几秒钟之内就有大量人民军出现了。
  阿里郎 — 最大的遗憾

 我们到的第二天就是朝鲜60周年国庆,全民放假三天。上街一看,几乎所有的女性都穿着花花绿绿的民族服装,小朋友们也都兴高采烈地出去玩。
  听说今天有阅兵式,大家还幻想着去看看热闹。导游也很激动,给我们增加了一个景点—花展。这可不是普通的花展,这是朝鲜各机关单位培育的金日成花和金正日花展。话说当年,印尼苏加诺总统访朝,带来一种还没有命名的花,(看起来象蝴蝶兰),在双方友好的气氛中大手一挥就叫金日成花了,后来又来了一个日本的马屁精,将自己培育的另一种花送给金正日,取名金正日花。朝鲜人民出于对领袖的热爱,自发培育并将最好的展览起来。

 看完花展,我们慢悠悠的去吃饭,路上看到大批的民众往同一个方向走,导游说是去慰问人民军了,大家起哄说要一起去慰问,当然是被拒绝了。
  饭后前往体育馆看阿里郎。我是在七八年前,卢武铉和金正日第一次握手时听说阿里郎这个表演的,当时新闻里播了几个片断,场面非常大。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够壮观的了吧,演员只有一万六千,十万人的演出,那是什么动静!
  车开着开着,突然停了下来。这很意外,因为朝鲜没有红绿灯,都是女交警指挥,对于外宾车辆从来都是放行。一看,不得了,前面站了很多警察—封路了,因为民众沿街慰问人民军。等了一会儿,调头走了另外一条路,还是走不通,大家才意识到可能有问题了。司机和导游嘀嘀咕咕了很久,绕了非常远。朝鲜缺能源,街上没有路灯,我们的车灯经常可以找到三五成群在路边步行的市民,有时候可以也可以看到黑乎乎的居民区和狭小的土路,这应该是不希望外国人看到的地区。就这么转来转去,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体育场的欢呼。但是,前面又封路了。
  朝鲜没有手机,没有交通广播,没有人知道那些路被封了,怎么才能到体育馆,甚至连今晚阿里郎是否表演都不知道。导游最后靠边停车,去附近的机关打电话“请示领导”。请示的结果是回宾馆!阿里郎隔天表演,这也意味着我们这次与其无缘了。车里一下非常安静,国内的导游看到形势不对,来个先下手为强,大肆赞扬我们是他见过素质最高的团云云,又许诺明晚安排一个其他的节目给我们看。
  回酒店还早,本来我们想去看人民军游行的,朝鲜导游坚决不同意。这也可以理解,黑灯瞎火的,我们这些人一进游行队伍就不太可能找回来。平壤街上见不到出租车,要回宾馆难上加难了。
  回到宾馆,调到朝鲜台,果然在放今天的阅兵式。朝鲜军队的正步和国内不同,一条腿没落地,另一条腿就起来了,如同跳舞,加上双手紧贴大腿,难度非常大。女兵穿的是一字裙,同样也这么踢正步,难度更大了。再看看BBC,说是金正日这次阅兵没有出场,而且正规军没有出动,参加的是八千名赤卫队,怀疑朝鲜政局有变化。反正我们从街上看不出来。
  美女特工金响

       金响只有21岁,是个美女,也是个特工,这是我分析出来的。
  金响看起来怯生生的,公开身份是旅游学校学生、实习导游,配合导游为我们服务。但我第一眼看到她就觉得有种不符合她年龄的气质。我们这辆车一共有四个朝鲜人—司机、导游、摄像和金响。根据惯例,其中有一个人应该是安全局的同志。大家先认为是摄像,因为他举着个摄像机整天跟着我们,朝鲜人基本是瘦子,他却吃得胖胖的,不过他只跟了我们两天就离开了;司机只管开车,也不可能是;在导游和金响之间,大多数人起先倾向于前者是特工,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金响的特工面目逐步露出来了。
  首先是第二天我们访问志愿军纪念碑,自由照相的时候,我悄悄溜到附近的居民区转了转,金响很快发现我消失了一段时间,她很客气地要求看看我那段时间拍的照片,确认没有敏感信息才放心;在访问朝鲜地铁(有100米深)的时候,我一高兴,没有乘手扶电梯,而是一路狂奔了30多层楼高的台阶,她眼看追不上,急得在后面大叫;入住羊角岛宾馆后,有几个团友想溜出去到市中心看看,也被她叫回来;最离谱的是在国子监,有团友捡了几个白果捏在手里,她也要检查一下。
  不过呢,她也就是个初级的安全人员,任务不过是确认我们无违规行为而已,所以大家对她也不是特别防备。
  金响虽然是旅游学校学中文的,但是中文水平很差,一句话经常需要用不同的语法说几遍才能听懂,沟通过几次太累了,我也就懒得和她说话了。直到最后一天,从平壤回新义州,火车照例要开四五个小时,团友们大多在打牌消磨时间。我站在窗边,沉醉着田园美景,金响主动走过来找我聊天。
  本来出发前,旅行社千叮咛万嘱咐,不能够问朝鲜人的家庭情况、特别是收入状况,金响却一上来就问我结婚了没有、赚多少钱、干什么的。我试图让她了解我从事的投资、股票是怎么样的一个行业,但是明显徒劳无功了,只好告诉她,我做的行业朝鲜还没有。金响也坦白了自己的情况—她和父母、奶奶、哥哥住在平壤的一套三居室,房子和家具电视都是国家分配的;她学习很努力,所以考取了旅游学校,如果表现好,以后可以当导游,这在朝鲜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和我国刚开放的时候一样,涉外行业特别有吸引力);朝鲜女孩一般经过自由恋爱,在23岁结婚、然后要两到三个小孩;她们主食是大米,很喜欢泡菜。
  我问她,“既然你学中文,国家可能会派你到中国留学吗?”她想了很久以后说,“我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到中国旅游。”
  后来她又问我,“刚才你说每月赚的钱,万这个单位是比千少一个零还是多一个零的?”我告诉她,是比千还要多一个零,她就陷了沉思。我知道朝鲜人的收入一般也就合人民币几十块钱,毕竟主要的东西配给制,能用钱买得到东西也不多。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此之迅猛,收入增加如此之快,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能力。
  一旦专制政体结束,金响们的命运会怎样?
  朝鲜人映像

 朝鲜人,包括男人和女人,他们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首先说朝鲜的女性。
  团友们一致的印象是-- 朝鲜满街是美女。美女比例之高,超过我到过的任何一个国家。当然,这里面有人为操作的因素。据说朝鲜政府为了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外国人”,在涉外场所广泛使用美女,包括导游、宾馆饭店的服务员、营业员。不过,根据我两次脱团深入民间的感觉,美女的群众基础也是非常好的。
  另外,自古朝鲜有“北女南男”的说法,也就是说北韩出美女、南韩出帅哥。这个说法在我看来非常靠谱,因为我去年去韩国,住了两天,愣是没看到一个像样的美女,估计有几分姿色的都去当明星了。
  除了天生丽质、身材高挑,朝鲜的美女们打扮得也很得体。她们没有名牌的化妆品、时装、时髦的发型,当然也没有什么首饰,甚至没有好的布料来做衣服。简简单单的的确良做的衣服整洁、笔挺,做工粗燥的皮鞋也永远锃亮,看起来决不输给国内的白领。
  而朝鲜的男性就差远了,大多数个子偏矮,而且肤色黝黑,穿的都是黑、灰、绿的衣服,远看就象一群民工。
  落差如此之大,朝鲜男人脾气却不小。听说他们在家从来不做家务,还整天对太太吆三喝四的。从经济学原理来说,这就是封闭市场的资源无效配置。可以想见,一旦国门打开,人员得以自由流动,朝鲜男人处境堪忧。
  脱团狂奔在平壤

现在去朝鲜还没有自助行,游客必须组团,在朝鲜人的陪同下、住专门的酒店、在规定的地点购物、按照规定线路旅行。每团都会有一个安全局的人员负责监督实施。
  我习惯了自助游,当然非常不爽。那天,特意问导游,我们是不是在朝鲜期间没有自己活动的自由。导游一听不高兴了,“你们在朝鲜期间活动是自由的,只是出于为你们的安全考虑,我们建议你们在团队的100米范围内行动。”我一听就高兴了-- 原来脱团是合法的,只要不被金响抓住就行了。
  我们入住的是羊角岛宾馆,顾名思义,酒店在大同江中间一个如同羊角一样的岛上,从大堂到大桥有近一公里,过了桥到市区又有一两公里,这样,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游客就不太可能往返五六公里,自行进入市区了。只是,他们忽视了团中还有一个参加过马拉松和铁人三项赛的长跑好手-- 每到一个城市,只要治安状况良好,我都喜欢早起晨跑,深入城市的街道、社区,来全面的了解这个地方。
  到朝鲜第一个晚上,我本来打算去健身房锻炼,上下没有找到,就改为在酒店附近跑步。跑着跑着,跑到了大门口,然后折了回去,如此几次,我发现门卫好像没有要阻挡我的意思,就跑了出去。朝鲜能源缺乏,所以外面的马路上黑乎乎的,没有什么汽车,骑车的人都打着手电,影影绰绰的,行人都静静的摸黑赶路。可能因为土路比较多,大风刮来尘土飞扬,弄得我灰头土脸的。事先没有研究过地图,加上导游说过晚上八点半以后可能会有路卡查证件,跑了两公里,刚到市区边缘我就回酒店了。
  眼看就到了离开朝鲜那天,时不我待,早上六点我就起床了。外面有雾,而且可能刚下过雨,地上很湿,实在不是一个跑步的好天气。但是为了深入朝鲜人民,也管不了这么多了。为了淹没在朝鲜人民中,我特意穿了暗绿色的体恤、黑色的短裤,朝鲜人民个个都有金日成像章,这个搞不到,我就在胸口贴了个红色的贴纸。
  大雾挡住了安全人员的视线,我顺利跑出大门,跑过了大桥。昨晚,特意去书店研究过平壤市区地图,过了桥右转一直走可以到金日成广场,而直走可以进入两个居民区和火车站。我选择了后一条路线。
  第一个居民区由六栋塔楼组成,有点像北京的那种。一进门,就看到几个煤炉在冒黑烟—好熟悉的场面呀,早三十年我们家也是这样的,再往里走,看到一个简易的儿童游乐场,已经非常陈旧了,楼与楼中间的水泥地高低不平,当然也没有任何绿化了。每栋楼的入口都有一个门房,一般是老头老太,我只能往里一瞟,里面出乎意料的干净,墙上没有任何脚印和脏东西、地上也是一尘不染,难怪他们都说朝鲜是个爱干净的民族。在小区中心围着一堆人,过去一看,原来有个小贩在卖大葱,这也是我在平壤看到的唯一一个小贩。
  小区旁边还有一个大院,门口有人民军站岗,我赶快低头跑了过去。现在还不到七点,街上人已经挺多的了,很多人是在步行上班,几个公共汽车站都整整齐齐的有人排队等车,最长的队伍弯弯曲曲的有几十个人,但是秩序井然,这里的公共汽车主要是很破旧的有轨电车,挤得满满的。不知道哪里的大喇叭放着领袖讲话和革命歌曲,好像又回到了文化大革命。不过,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路人的精神面貌也都非常好。如果硬要对号入座,有点以前北京大院的感觉。
  跑过火车站,记步器显示已经三公里了。我打算再跑远一点,去另外的小区看看,因为刚才那个小区太靠近涉外宾馆和火车站,弄不好是“政治上可靠的人”居住的样板工程。
  刚到第二个小区,就下大雨了,我只好找了一个屋檐躲雨。这里也是几栋塔楼,有电梯,奇怪的是好几户住家的窗户有铁栅栏,很简易的那种,朝鲜不是说治安情况很好吗?而且,他们那种经济水平家里也没什么可偷的么。从二楼的一个窗户看进去,家里有领袖的照片,另外的陈设很简单,也就是有些必要的家具罢了,好像也有台小的电视机。几个小朋友跑来跑去的玩,面色红润,看来食品供应不错。忽然一个小朋友指着我说了什么,然后一批人一哄而散-- 看来,自己已经暴露了,我只好冒雨往宾馆跑。
  回到宾馆,来回一共八公里,整个成了落汤鸡,好在这幅尊荣没有被金响发现,不然又要接受盘查了,呵呵!
  幸福源于满足-- 朝鲜生活水平印象

 受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我一直以为朝鲜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次一看,远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吃饱是没有问题的,物质固然贫乏,却显得满足而又快乐。
  根据我的观察,朝鲜的商店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是社区的商店,主要卖基本的油盐酱醋和日用品。我曾经借口上厕所,去过一家居民区内的商店,十几平方小店,货品之杂让人瞠目。我看到的有大袋的干鱿鱼(这是我们在朝鲜吃到的唯一一种海鲜)、简单的儿童玩具、一些文具(一个笔记本要人民币30块!)、而且还有一盘熟的烤鸡就放在文具旁边、紧挨着的居然还有一个电脑硬盘!!在柜台的对面,还有两台电脑,有人在玩简单的小游戏;这应该是市民最常去的商店。
  二是百货商店,我们没有去,听说里面也就卖菜刀、锅铲之类的东西,不过种类比社区店齐全一点而已;
  三是路边的售货亭,平时卖点饮料冰淇淋,有时候也卖点限量供应的商品。比如,在凯旋门旁边那个卖的是蛋卷冰淇淋,最多麦当劳的水平,个头还要小一半,不卖给我们这些外国人的,后来我们去了外宾商店,一根小棒冰要三块钱;我们还在一天下午看到几乎所有的售货亭都在排长队,有好事者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国庆限量供应的水果,小小黑黑的梨。可能朝鲜为了保证粮食供应,没有发展果树种植,我们在朝鲜唯一吃的水果是小小酸酸的苹果,十块钱三个;
  最后是涉外商店,里面要么给外国人服务,要么是进口的东西卖给有外币的特权阶层。我们团的人买的最多的是香烟和人参。至于对本地人持外币的特供柜台,我看主要是中国产的饼干、糖果什么的,或者一些简单的电器,这也可以看出朝鲜本地的供应水平较低。
  我们团很多人在开城买了大量的人参,大盒的“天15”2800人民币,后来回到丹东,只要600多。大家研究了很久,还拆开比较了,最后的结论可能是,在朝鲜卖的是针对外国人的虚高的官价,而丹东卖的可能是民间易货贸易流进来的。交易的基础不同,价位自然也不同了。
  在朝鲜,目前基本生活有保证,加上思想单纯,朝鲜人民就显得幸福和快乐。我觉得,他们的快乐感比我们要强。中国在我有记忆起,全民快乐感最强的应该是在80年代初,当时黑暗已经过去,大家都充满了通过努力而创造美好明天的向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道德越来越沦丧,最主要的是人民越来越不知道满足,得到了总想要更多,这样快乐感反而下降了。
  在凯旋门旁边,我曾经看到这么一个温情的场景。一个妈妈带着10来岁的女儿买冰淇淋,很小的一个,女儿给妈妈先吃,妈妈只是轻轻舔了一下,她们一手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是几瓶饮料,一手拿着一个购物袋,可能是给女儿的国庆节礼物,笑容中充满了满足和幸福。
  佛教主张通过消除欲望而得到快乐。这个目的在朝鲜其实已经达到了,虽然他们只信仰“金氏主义”。
  朝鲜这一代人的快乐能持续多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旦他们打开大门,像金响这样了解外面的世界的人越多,他们就会越来越发现自己落后、越来越不知道满足、越来越陷入痛苦。开放后的第一代人是最痛苦的,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比别的国家落后了几十年,大批美女可能会投入中国人、韩国人、甚至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怀抱,由此剩下自大而无一技之长的朝鲜男人成为痛苦的最终承担者。只有经过几十年发展的第二代、第三代人,才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从而融入世界大家庭中。这一天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来源凤凰网

鲁宝林 发表于 2013-9-13 10:43:2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导游)邂逅美女特工 记录我的北朝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