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现场】“咽喉手术”记——邓传峰
“咽喉手术”记邓传峰
10月26日上午10时,顾桥矿绞车队主井检修班班长吴纯志例行检修完毕,满脸油污的他刚从主井横梁爬下来,队调度小袁立刻凑了上来:“吴班长,请客。矿团委刚才来电话了:你们班的《基于PLC技术的主井箕斗煤未卸尽技术》获得了集团公司“五小”成果一等奖。”吴纯志一听乐了,和身后的工友们欢呼起来。
原来,顾桥矿主井是该矿每年提升1000万吨原煤的惟一通道,比喻为矿井“咽喉”一点不过,而且主井提升系统是正宗的“八国联军”,能够取得成功,真是太不容易了。然而,设备虽先进,可却存在着系统保护差、能耗高等“水土不服”的毛病。于是,吴纯志带领大伙成立了技改小组,要为矿井“咽喉”做“手术”。
他们在检修中发现,主井绞车设计提升能力32吨,如果箕斗装煤量超过32吨,将损坏设备。吴纯志和他的技改小组一边承揽起技术改造的重任,一边想着设计绞车起钩电流与正常起钩电流进行比较的程序。成功后,受到鼓舞的他们又在PLC控制器中增加了防止煤未卸净的程序,如果装煤箕斗前后重量差值大于8吨,系统就自动认为是“煤未卸净”,箕斗到位时将无法装煤,必须重新卸完箕斗所剩的煤或矸石……
对于能耗高这一难题,经反复研究主井提升周期规律,他们找准了切入点:最大限度地缩短主井提升时间。箕斗爬出段有三段,他们通过在主井提升机西门子PLC程序和458程序上反复推算、直接“动刀”,终于将其改为两段,这样,空箕斗在提升达到5米/秒时,便跳过第二爬出段,直接上升到13米/秒的第三段运行。就是这一改动,使得主井提升机一个提升周期缩短10秒,提升钩数由原来的每小时26钩上升到30钩,同比能耗降低13%,一年可为企业节约资金1200万元。 祝贺! 祝贺! 谢谢两位老师 与原稿相比,改得更简洁,看来,我还没把夏老师的喜短厌长的精髓领会透。 热烈祝贺 邓老师! 热烈祝贺邓老师光荣上稿 !!!
一路走来,在各位老师的带领和帮助下,学生马兵的学习的不竭动力将源源不断!!!学生在这里叩谢敬爱的夏老师和帮助指导学生进步的老师们!!! 热烈祝贺邓老师光荣上稿 !!!
一路走来,在各位老师的带领和帮助下,学生马兵的学习的不竭动力将源源不断!!!学生在这里叩谢敬爱的夏老师和帮助指导学生进步的老师们!!! 向邓老师学习。 祝贺邓老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