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天下小子 发表于 2013-9-24 17:15:08

慢性肾炎的症状及其治疗方法有哪些 专家为您详解

  俗话说:人吃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饮食方面也得到了质的改善,既注意卫生又注意营养,可是疾病反而只增不减。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深入剖析,与病魔抗争到底。近几年来,慢性肾炎的发病率和恶化率逐年增高,让人担忧不已,那么慢性肾炎到底什么病?由什么引起的?如何去防治或者治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下文。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以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慢性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但多数患者病因不明,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据统计仅15%~20%从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至。此外,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无急性肾炎病史,故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联,它可能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本病。
  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将其分为以下五个亚型:
  1.普通型
  较为常见。病程迁延,病情相对稳定,多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的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尿蛋白(+)~(+++),镜下血尿和管型尿等。病理改变以IgA肾病,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系膜增生性较常见,也可见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早期)膜增生性肾炎等。
  2.肾病性大量蛋白尿
  除具有普通型的表现外,部分患者可表现肾病性大量蛋白尿,病理分型以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等为多见。
  3.高血压型
  除上述普通型表现外,以持续性中等度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特别是舒张压持续增高,常伴有眼底视网膜动脉细窄、迂曲和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少数可有絮状渗出物和(或)出血。病理以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和弥漫性增生为多见或晚期不能定型或多有肾小球硬化表现。
  4.混合型
  临床上既有肾病型表现又有高血压型表现,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征象。病理改变可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和晚期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5.急性发作型
  在病情相对稳定或持续进展过程中,由于细菌或病毒等感染或过劳等因素,经较短的潜伏期(1~5日),而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经治疗和休息后可恢复至原先稳定水平或病情恶化,逐渐发生尿毒症;或是反复发作多次后,肾功能急剧减退出现尿毒症一系列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为弥漫性增生、肾小球硬化基础上出现新月体和(或)明显间质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应该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生、减轻肾脏硬化。并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防治合并症为主要目的。  慢性肾炎病情进展缓慢,不易被人察觉或者重视。可是其后果却是最终将至慢性肾衰竭。这很严重,所以大家为了健康,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必须时刻注意起自己的身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肾炎的症状及其治疗方法有哪些 专家为您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