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天下小子 发表于 2013-9-25 16:46:14

不要让病毒性脑膜炎去影响宝宝的健康

  每一位宝宝天使的降临,都是对一个家庭最大的恩赐。所以全家的责任和目标都是给宝宝一个健康的环境让宝宝茁壮的成长。可是事与愿违,大多数儿童在成长时期总在于病魔打着交道。因为小孩子的体制比较弱,抵抗力比较差,所以比大人更容易患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例如本文要详细讲述的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当病毒感染仅累及脑膜时称为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当感染仅累及脑实质时称为双耳失聪,而脑膜和脑实质同时受累时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viral meningioencephalitis)。不同的患者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预后良好,重者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病因
  80%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s)引起的,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埃可病毒(ECHO virus)、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等。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现,肠道病毒EV71感染轻型仅表现手足口病或急性疱疹性咽峡炎,而重型EV71感染常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病毒性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其次是疱疹病毒(herpes virus),其中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是引起严重病毒性脑炎的重要病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脑炎常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可引起胎儿及有免疫缺陷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脑炎常伴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及皮疹。呼吸道病毒(respiratory virus)、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腮腺炎病毒 (mumps virus)和虫媒病毒等也可引起病毒性脑炎。
  临床表现
  病毒性脑膜炎是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疾病,引起本病的病毒中肠道病毒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但婴幼儿出现典型的脑膜刺激征者较少。部分病例可表现轻微脑实质受累,出现轻度意识障碍,如嗜睡。神经系统以外的伴随症状常可为诊断提供线索,如腮腺炎病毒脑炎常有腮腺及颌下腺肿痛,肠道病毒感染常有皮疹,EB病毒感染常有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病毒性脑膜炎的基本特征是急性起病,病程相对较短,一般为数日至2周,预后大多良好。
  典型病毒性脑炎患儿前驱期多有发热、恶心、厌食、呕吐、视物模糊、肌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其后迅速出现头痛,畏光、喷射性呕吐、惊厥、颈项强直、嗜睡、神智改变等脑实质受累的表现,重者出现昏迷、惊觉持续状态和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查体可有偏瘫、锥体束征阳性、共济失调、言语障碍、认知障碍。伴有颅压高的病人可有瞳孔大小异常、呼吸异常等。病毒性脑炎急性期通常持续数日至2-3周,但恢复可能较慢,需数周至数月才能恢复至最大限度。重症患儿常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对症治疗
  1)积极控制惊厥:有惊厥发作时要及时止惊,可选地西泮每次0.3-0.5mg/kg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或灌肠;也可选氯硝西泮每次0.02-0.06/kg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还可选苯巴比妥等止惊。对于惊厥持续状态用上述药物难以控制者也可选咪达唑仑(midazolam),首次剂量0.1-0.3mg/kg, 静脉注射,再用1ug/kg.min维持,根据惊厥控制情况,每15min增加1ug/kg.min,最大剂量8 ug/kg.min。对于急性期频繁发作的患者,应给予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2)降低颅高压:可选20%的甘露醇每次0.5-1g/kg,6-8小时1次,恢复期可逐渐延长间隔;有脑疝征兆者20%的甘露醇应加大剂量为每次2g/kg;或20%的甘露醇与50%的葡萄糖每次0.5-1g/kg交替使用。根据颅内压增高的程度选择药物及调整用药间隔。急性期要注意适当限制液体入量,每日1000-1200 ml /m2。
  虽然病毒性脑膜炎的治愈星非常高,可是毕竟还是存在着无法完全治愈的概率。而且不能完全治愈的后果非常严重,直接影响了宝宝的一生。所以作为家人,作为父母,有责任和义务为宝宝提前做好一切预防和治疗措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要让病毒性脑膜炎去影响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