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3-9-28 10:54:17

(旅行)"黑导游"曝黑幕 "十元一日游"是这样骗你的

核心提示


  购物上当、团费被骗……这些经历不是偶发事件,而是组织严密、蓄谋已久,一次次重演的诈骗行为。一位普通市民,在亲戚被“黑导游”诈骗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努力和“黑导游”们周旋,掌握大量内幕。一位“黑导游”团伙内部成员,遭遇另一团伙的绑架勒索,为了保护自己,也因为良心发现,他勇敢地站出来自曝内幕。二人的讲述、记者的走访,为你揭开这一持续多年的旅游诈骗黑幕。


  案例篇:骗你没商量


  记者近两年曾接触几个旅游被骗的案例,其中记忆最深刻的两个案例分别发生在2005年“五一”节和2006年国庆节,当时,被骗的游客找到记者时很激动,有位游客还流下了眼泪。


  十元游“中英街”的馅饼


  孙天秀在河北的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工资1000元左右。2005年“五一”来深圳旅游,住在世界之窗附近的亲戚家。亲戚很忙,于是孙天秀就自己去世界之窗玩,在世界之窗门前的广场上,他接到了宣传单,宣传单上“中英街一日游!10元!”的口号让他心动。


  孙天秀打电话给了宣传单上的号码,对方详细问了他的手机和身份号码。第二天,果然来了辆旅游大巴接孙天秀,后来又在几个酒店门口接了一些游客,就直接去了中英街。孙天秀很快与同车的几个游客熟了起来,一个自称叫陈鹏的游客和他聊得最投机。到了中英街,两人一起逛街,陈鹏在一家表店左看右看,俨然一副行家的样子,最终花1800元买了一对“劳力士金表”,在他的鼓动下孙天秀也买了一对。


  两个人刚出店门就碰上了导游,陈鹏于是给导游展示自己刚买的表。导游看了一下说:“糟了,这是走私表,带出去要被没收还要被罚款。”孙天秀傻了眼,两个人便和导游一起回到店里要求退货,店方却坚决不肯,但答应由他们加钱来换“能带得出去的正品”。所谓“正品劳力士金表”一对叫价5万,最后以2.8万元成交。孙天秀打电话回老家,要两个儿子从银行汇款过来。“正品劳力士金表”买下来了,孙天秀很高兴。


  当天晚上,孙天秀回到市区,看到一家劳力士表店,于是进去想鉴定一下自己的表。店员告诉他,这是仿制品,价格最高也不超过300,许多时候50元都可以买到。孙天秀一听之下差点没昏过去,忙打电话给导游,导游说你自己要买东西关我什么事情啊。第二天,孙和朋友一起去找深圳工商局投诉,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和他一起来到中英街,看到那家店后说我们管不了,那是香港方面的店。没有任何处理经验的孙天秀只好愤愤踏上了回家的路。


  游香港的诱惑


  2006年国庆,湖北游客庞云和4个同事一起来到深圳,几个人都没有港澳通行,但又都想去香港看看。同样是在世界之窗门口,他们接到了宣传单。打电话去询问后,对方说只要有身份就可以去香港。当天晚上,一个自称是某著名旅行社导游的人用手机与他们联系后,来到了酒店,带来了5份旅游合同。合同很正规,上面还有鲜红的印章,庞云和4个同事都很放心。签完合同,“导游”收取了每个人两千元钱并开了收据。“导游”说2000元里有1000元是押金,还有几百元是香港各大景点的门票钱等等。1000元押金回到深圳就马上退还。“导游”和庞云他们约好第二天早上来接他们,可是第二天早上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庞云拨打导游的手机,却始终是关机状态。庞云慌了,拨打宣传单上的电话,电话那边说那个导游到我们这里不久,我们也不知道他去了哪,他拿走你们的钱纯属个人行为。庞云按照地址找到了深圳某著名旅行社,对方告诉他们,这个电话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合同上的公章也是假的。


  庞云和4个同事回到酒店说起这事情,旁边房间的4名外地客人也过来说起自己的遭遇。这些客人是在前一天被骗的,他们签合同后还留了个心眼,提出上车再给钱,对方也爽快地答应了。前一天早上,一辆面包车来接他们,接到他们后又去另一个酒店接了几个人。后来车开到了明斯克航母前,导游说自己要去办理,让他们先在这里照相玩一会儿,另外几名客人欣然同意,于是与庞云同酒店的几个客人也就同意了。等了很久,导游都没有回来,再找其它几名客人,才发现他们也都先后以买水、上厕所等借口离开了。再打导游电话已经关机。打电话给宣传单上的电话,对方回答根本不知道这事情。


  揭秘篇:骗你成套路


  揭秘人1


  钱石(化名),“卧底”市民。在深圳生活多年,居住在世界之窗附近。一年以前,他的一位亲戚来深圳旅游被骗近3万元买了一对价值不到100元的表。于是他开始有意接近世界之窗广场上的发单人,并通过他们接触他们的同伙和“老板”,甚至一起吃饭喝酒,了解内幕。


  揭秘人2


  易木(化名),黑导游团伙中的发单员。从前做过保安,因为“嘴笨”,一直做发单员,和他一起入行的几个“哥们”,因为“会说”,成为黑导游。他对黑导游团伙的运作方式已了如指掌。


  易木和一个伙伴站在记者面前。伙伴的嘴唇破了,结了一个醒目的痂。易木说自己的头很晕,肚子也经常感到不舒服。易木他们以前的工作就是发放上面写着“香港一日游……”字样的宣传单,招徕外地游客。他们的伤是另一伙人打的,那伙人试图通过暴力“垄断”世界之窗和欢乐谷门口的发单生意,并进一步“垄断”旅游诈骗的“市场”。


  采访易木他们的第二天,记者采访了钱石。易木和钱石,互相不认识,先后与记者取得联系。记者在两个时间两个地点分别采访了他们,但他们的说话互相吻合,甚至完全一致……


  草台班子的架构


  易木说,黑导游团伙以前都集中在白石洲一带,租一套房子,印一些宣传单,召集几个人,就开始运作了。而几乎每月,都有团伙成员辞职,出去“单干”。每个黑导游团伙不超过10人,其中导游一般是1—2个,大多数时候由“老板”自己充当。其它人则在广场上“发单”。“发单”对象主要是外地游客。据说集中在白石洲的团伙一度多达近十个。


  这些团伙印在宣传单上的电话,一般都是转了又转的网通、小灵通,想通过电话找到人很难。宣传单上冒充的旅行社,则是国旅、中旅等大型旅行社。地址印这些旅行社的真实地址,电话则印团伙自己的电话。因为团费便宜,又有无证件也可去香港等“承诺”,生意一般都不错。


  钱石曾经听到这些团伙谈论自己骗人的过程,他们说“电话一响,黄金万两”,他们把在广场上发单叫“逮猪”,把最终和店家一起合伙欺骗旅客叫“宰猪”。


  易木说,诈骗前先要区分客人,一般来说,他们所联系的客人有以下特征:住酒店、持外地手机、小团体人数不超过8人,住酒店、持外地手机两项可确定客人是外地人,没有太多时间在深圳处理纠纷,而要求小团体人数少是害怕人多力量大,识破骗局最终无法控制。


  接电话的一般是老板或者一个固定的人,以统一说法、避免露馅。


  确定好诈骗对象后,诈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可以简称为购物诈骗和甩客诈骗。


  两种诈骗方式


  购物诈骗。一般出团比较大,有几十人,而实际上,几十人里有十人左右并非游客,而是“托”。这些托会在旅游车出发前赶到某酒店大堂,然后导游在车上一路打电话联系,去酒店接这些托,让已经上车的客人以为大家都是游客。上车后,托会和游客们混熟,下车后,这些托会领着游客去买东西,而这时候导游则不出现在购物现场,以避嫌。而因为购物前游客警惕性比较高,所以购买的第一件商品一般都在2000元以下。购买商品出来,导游就出现了,托会有意讲起自己购买的东西,导游就会故意吃惊地说这东西有问题,比如是表就说其是水货不能带进深圳或者说其是假货,是摄像机、手机就说其制式有问题,不能在内地使用等等。游客一般都会提出要去退,而商家则说只能换不能退,于是游客就购买了更贵的假货。而等到游客发现问题找到导游的时候,导游会说那是你和商家之间的事情,而购物纠纷很难定性成诈骗。而因为购物,事实上很多时候游客并没有去景点游览,但因为导游收的团费很少,只有10元、20元,一个团也不过几百元,根本够不上诈骗立案标准。


  甩客诈骗。一般诈骗一个小群体,四五个人。当你打通宣传单上的电话后,老板会指派一个黑导游用手机和这个小群体取得联系,而这个黑导游所用的手机卡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使用一次就把它扔掉。联系后,导游会拿着看上去很正规的合同上门签合同,然后收钱,收钱之后就人间蒸发。老板就装做不知情。如果遇到比较有心计的旅客要求上车交钱,他们就会把这些旅客和几个托一起带到一些免费景点前,然后推说去办先走。旅客有群体心理,看到几个托都很放心地游玩,也就安心了。然后这些托也会找机会溜走。


  遇到反应快的旅客,明白这些骗子和发单人应该是一伙,再去广场寻找,已经找不到发单人了,因为谁发给哪个旅客单,开始都会有记录,知道有人被骗后,发给他单的人也就会“休息”几天。钱石就曾多次遇到和警察一起在广场上寻找“骗子”的外地人,但大多数时候都无果而终。


  然后就是坐地分赃,最开始每个旅客打电话来时,老板都会问单上发单员的编号。一旦该旅客被骗,如果是购物诈骗,则导游和托分得被骗金额的25%,剩余的75%,销售假货的黑店分得37.5%,老板分得37.5%,老板再分给发单人37.5%的一半,也就是18.75%。


  自白篇:黑吃黑的利益之争


  昧心钱的诱惑


  易木在华强北做保安的时候,碰到过一帮发类似骗人传单的人,易木刚开始时去阻止他们,一来二去熟悉了就不再管。后来易木想找一份能多挣钱的工作,于是去年年底到世界之窗门口做起了发单员,一个月能赚3000元左右。


  当易木第一次看到单上团费只有10元钱的时候很奇怪,10元团费怎么能赚到钱呢?他去问老板,老板笑了,给他讲了自己赚钱的办法。易木说:“那不是骗人吗?”老板说:“反正这么多人都在做这个,你不骗就有别人骗,被骗的人能出来旅游也不会太穷。”易木慢慢被说服了,觉得这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


  世界之窗门口的广场上最多的时候有40个和易木一样的发单人。而这些发单人的背后还有一个团伙,这个团伙每月收取每个发单人1500元的保护费,否则就要动手打人,将他们赶离广场,这1500元一般都由各黑导游团伙的老板上交。


  有一次,易木看到一个发单人抄下了一个参团游客的手机号,就问他为什么。这个发单人说老板有时候会在游客买了东西后隐瞒,把骗来的钱独吞,不分给发单人,所以得打电话问问。易木从此也多了个心眼,一次,他打电话给自己招来的游客,那个游客说买了一台摄像机,这是老板没有告诉他的,易木很快辞了职。他先后换过几个老板,发现他们的操作模式甚至传单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有电话


  敲诈案背后的地盘争夺

  
  易木后来离开了深圳,一个多月前回来后找了一个新的老板开始发单。老板告诉他,世界之窗广场和欢乐谷门口被一伙人“垄断”了,他们不收保护费,也不让别人去发单,因为他们要“占领”这个“市场”。易木不敢招惹,于是去锦绣中华门口发单。

  
  11月26日,易木送走了自己的几个朋友,坐在世界之窗门口的地铁口休息。这时候,试图“垄断”世界之窗门口那个团伙的头目苗某看到了他,之前苗某曾经让易木去帮他的团伙发单,但易木没有答应,苗某很恼火。苗某叫来了另外三个统一穿着运动装,留着很短头发的人,指着易木说:“就是他”。


  四个人卡住易木的脖子把他拉到一边的一棵树下,打耳光、打脑袋。10分钟后,四个人把易木押上的士,带到位于白石洲的一间招待所里,开了一间房,要易木拿出钱来,易木说自己没有钱。苗某等就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殴打,易木最后趴在地上爬不起来了,只好答应给钱。几个人押着易木到了附近的取款机上取出了4000元钱。为了怕易木报警,他们还押着易木回到他住的地方,并且逼他写下自己的家庭住址,说只要敢报警就要报复他和他的家人。


  易木第二天就搬走了,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他最终还是于11月28日中午向沙河派出所报了警。为了能抓住苗某,易木跟踪了苗某手下的发单员,然后在发单员所走进的楼下蹲守了两天,终于在29日晚上12点看到苗某回来了。易木立刻通知了警察。次日凌晨,苗某被捕。


  沙河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苗某和一名同伙已经因为涉嫌敲诈勒索被关押在看守所,而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观察篇:打击边缘犯罪


  需多部门合作


  预防依然是首要今年年初,深圳市有关部门打击中英街非法经营行为,许多黑店被迫撤出了中英街,短时间内骗子失去了“合作伙伴”,安静了一段时间。但这些黑店很快又在葵涌等地死灰复燃,这些店一般都开在龙岗等地偏僻的地方,很多时候,导游会欺骗外地客人说那里就是香港。这些店不对本地人做生意,店门口守着的大汉只让戴旅游帽的人进去。


  10月初,深圳一家本地媒体的记者披露了这些黑店骗人的真相,有关部门很重视,于是,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世界之窗门口广场上发单人明显减少,这些黑店也不再开。但一个月后,这套“骗人系统”又运做如初。因为小店都很偏僻,许多游客最后领执法人员去“讨说法”的时候,根本找不到被骗的地方了。深圳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助理郭仕强说:“我最怕旅游诈骗有一天不再是新闻,那就太可怕了。媒体报道那么多,作用好像都是暂时的。”郭仕强说,几乎每天,他们都会接到投诉,说是他们旅行社的工作人员骗人、甩客了。可一调查,却发现根本与自己公司无关。最后,只有转到旅游监督部门去处理。


  记者随后联系了深圳市旅游局主管旅游投诉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莲花山上搞法制宣传。他们说如果是有牌照的旅行社出了问题,他们可以去查处,但如记者所说的情况,这些骗子的行为明显属于诈骗,旅游局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很难处理,一般也只有建议游客去找警方处理。世界之窗所在的南山公安分局的一位警官说,这种事情比较边缘,非常难以界定,处理起来很麻烦。比如购物,如果标价偏高,该如何认定?这种边缘诈骗类似于招工诈骗。招工诈骗,劳动部门和警方到底应该谁处理,如何处理是个问题。旅游诈骗,到底应由旅游局处理还是警方处理也是个问题。一般来说,这类案件比较专业,都需要旅游部门和警方协调处理。


  深圳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助理郭仕强说,这些骗子对深圳城市形象影响很大。


  当年旅游局也曾经为清理类似案件做过很多工作,几部门联合行动,有关领导亲自带队,清查了很多窝点,当时也确实见了效果。旅游局还专门为此在世界之窗门口设了旅游咨询中心,来接受询问杜绝诈骗。但不久骗局会死灰复燃,因为联合行动往往都是暂时性的,几天十几天过后,这个市场还是多头管理。所以,要真的解决问题,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联动机制,有一个部门为整个市场负责。这样就可以见到效果了。


  警惕还在发生的骗局


  易木说:“黑导游团伙都想了很多钻法律空子的办法,购物诈骗他们可以说与己无关,而甩客诈骗的导游告诉给客人的信息全是假的,没有办法找到他。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世界之窗、欢乐谷等主要景点门口广场的出口、入口处都立一个大牌子,说明诈骗情况,就像医院门口打击医托的宣传标语一样。这样一定能减少许多诈骗。”


  在世界之窗门口的广场上,记者遇到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发单人,他在地铁口把自己的传单塞到外地游客的手里。这时候,有两个人经过,从说话口音得知他们是穿红衣者的老乡,两位老乡指责穿红衣者:“一天到晚就知道在这里骗人,丢我们家乡的脸。”红衣者只是笑,满不在乎。


  记者随后拨通了收集到的传单上的电话,问没有通行能不能去香港,那边回答得很干脆:“可以啊,有身份就行了,你的电话是多少,酒店在哪里?说好我们明天就派车接你,有正式合同和收据……”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晶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旅行)"黑导游"曝黑幕 "十元一日游"是这样骗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