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峰 发表于 2013-9-27 17:53:03

【反方】新“天仙配”演绎不了“返老还童”神话

新“天仙配”演绎不了“返老还童”神话
文/胡云峰
   古往今来,多少人将长生不老当成了毕生的事业,可耗尽心力,却终无所得。最近,笔者欣然获悉:这一困惑人类千年的难题获得重大进展,有望于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关于延迟领取退休金的言论成行后得到解决。
   杨教授依据黄梅戏《天仙配》为企业退休职工设计了如下蓝图:如果国人50岁退休,65岁领养老金,这15年当中让他们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
   杨教授的话给我们透漏了这样一个信息,50到65岁还很年轻,还完全可以通过给更老的人打工自给自足。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在生命科学领域又有了重大突破,寿命又会大大延长呢!
   耐人寻味的是,杨教授在所说的话中,刻意将这一群体归纳为“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的”,也就是说,这一福利与企业之外的人员无涉,完全可由企业职工独享。这样一来笔者就不明白了,难道整天汗流浃背辛勤劳作的企业职工反而比杨教授保养的更好!
   当然,杨教授只是一个比方,可按照她的比方,现在企业一线的职工退休年龄是55,那岂不是要干到70?地面机关职工退休年龄60,岂不要干到75?杨教授你可别忘了,国人的平均寿命才是72,你是想让我们企业职工到死也领不到养老金吗?
   不知道杨教授提此观点前,有没有找过“董永”和“七仙女”进行过论证,人家好不容易熬到退休了,刚想把“锄头”和“织布机” 作为爱情的见证珍藏起来,你却对人说,别收,再去来次“你挑水来我浇园”的浪漫,人家腰也弯了,背也驼了,脸上的褶子也一层一层的了,这样做,你这个“导演”是不是狠了点啊!
   我觉着杨教授一定是个爱读书的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45岁以下为青年,45—64岁为中年,65—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90岁才算真正的老年人,90—120岁算高龄老年人。杨教授在讲这番话的时候,一定是参照了这个标准吧,可按我国现阶段的年龄划分标准,35—59岁称为中年,60岁以上就是老年人了,难道杨教授也赶潮流入了别国国籍,年龄划分也不按这个计算了?
   综上所述,杨教授一厢情愿、煞费苦心地导演的新《天仙配》,表演难度太大,企业职工无法演绎这一“返老还童”神话,还是建议杨教授亲自粉墨登场,让国人都见识见识她的“女织”生活,当然杨教授收入丰厚,别说15年不拿退休金,就是20年不拿退休金,也不会有任何影响,可我们企业职工收入微薄,这个对国家做贡献的机会,还是由您老来做吧!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7 18:22:23

欢迎胡云峰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7 18:36:04

胡老师每次都能有新例子。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7 18:36:45

杨老师应该申报诺贝尔奖。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7 18:37:13

呵呵,看样子我们都是受害者啊!所以都强烈反对!

蒋海东 发表于 2013-9-27 18:59:16

杨教授你可别忘了,国人的平均寿命才是72,你是想让我们企业职工到死也领不到养老金吗?
这个是实话

鲁宝林 发表于 2013-9-27 19:22:35

胡老师的实例很形象,一番道理娓娓道来,句句在理,字字中肯,观后令人深思。学习老师美文。

胡云峰 发表于 2013-9-27 19:41:29

回 3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是,赞同李老师的说法,支持杨教授申报!

胡云峰 发表于 2013-9-27 19:42:46

回 5楼(蒋海东) 的帖子

是的,蒋老师,实话实说,呵呵,感谢蒋老师来访。

胡云峰 发表于 2013-9-27 19:43:53

回 6楼(鲁宝林) 的帖子

感谢宝林老师的支持!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反方】新“天仙配”演绎不了“返老还童”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