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闲客 发表于 2013-9-27 21:15:27

【反方】杨燕绥的“多好”,究竟有多好?

                           杨燕绥女士的“多好”,究竟有多好?
       在延迟退休的话题刚刚呈现出一点点风平浪静的时候,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女士的一番雷死人不偿命的高论,又像一颗超级重磅炸弹,一时间,将那些满心期待着早一点拿到养老金以安度晚年的工薪阶层中的中老年一族炸得魂飞魄散。当然,从杨教授的立场看,“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确实是一个“多好”的建议——既解决了退休老人的空虚与寂寞,又繁荣了义工的“市场”,这是多么大的一件利好之事。问题是,杨教授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对于这些工薪阶层的退休人员而言,这漫长的15年,他们能不能靠喝西北风过日子?
       身为教授,退休之后的15年,也许算不了什么。工作过程的积蓄,对付这15年的时间,应该是绰绰有余的。遗憾的是,工薪阶层,敢夸下这样的海口吗?一点也不夸张地说,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正过着等米下锅的日子,或者也只是做一天和尚“赚”一天钟。一旦退休而又不能及时领取养老金,他们是不是要将脖子扎起来?
      其实,类似杨教授这样的观点,根本不算是什么新奇。因为,这一些高高在上的成功人士,是没有体会到草根一族与屌丝一族的生活究竟是多么艰难。就如同延迟退休一样。任何一名工作人员,如果每个月的工资都是多得数钱数到手抽筋,那么,越是抽筋,我们越是想延迟退休,直到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然而,能够这样数钱的,工薪一族中,又能有几人?
       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理应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心怀天下,这样的言论,才能够发出真正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如果只是站在自身的一亩三分地当中,说一些不着调不靠谱的话,除了确实能吸引一些目光外,必然也会招致更多的口水与砖头。而如果仅仅为了博得一个眼球效应,那其实是不用如此绞尽脑汁的。而且,这种简单的模仿,完全是在拾人牙慧。《晋书.惠帝纪》:“......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一句“何不食肉糜?”比杨教授这个“多好”的退休之后做义工的建议,不知要雷人多少倍。杨女士的这个“多好”,难道比“肉糜”的味道还要鲜美吗?

鸿雁 发表于 2013-9-27 21:18:27

“多好”

宋洋 发表于 2013-9-27 21:20:32

支持

方大化工123 发表于 2013-9-27 21:26:11

老师的言论棒极了,学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7 21:48:11

欢迎范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7 21:49:13

是呀,究竟有多好啊!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7 21:49:28

我们都来关注一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7 21:50:10

其实杨教授自己先体验一次就好了!

微笑生活 发表于 2013-9-27 22:03:54

哈哈,新宇老师怎么跟我想的一样,杨教授自己先体验

胡云峰 发表于 2013-9-27 22:20:43

标题好,内容也给力,学习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反方】杨燕绥的“多好”,究竟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