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 发表于 2013-9-28 00:37:54

【中立】“男耕女织”的 “分娩曲”

                                    【中立】“男耕女织”的 “分娩曲”
    据新华网报道,采访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时问到:如果说一个人50岁退休的话,65岁才领到养老金,这15年当中是怎样过渡的?杨燕绥: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
    笔者认为,退休人员坚持15年做义工,奉献社会,有乐可取;可在家庭的氛围中,他却成了个“另类”,最基本的生活开支如何应对,一对矛盾思想的对立展开激烈角逐。
    神话中的牛郎织女强烈愿望过着“男耕女织”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现实传统的世俗不会轻易放过你的自由,让15年“义务制” 成为“稻草人”,只有经济没有负担的人才能享受的“专利”。 有媒体称三成老人感觉“不幸福”,“幸福”不是单纯靠金钱来衡量的字眼。退休后“男耕女织”当15年义工再领养老金,为啥那么俏呢?个人的经济状况、来源情况、家庭收入、亲人财产等多种因素起作用,人生轨迹不同造成观念的差异在所难免,如果“查查你背景”的霸气何来,你称谓到义务是一种特质,那么,有人给你伸大拇指,有人嗤之以鼻。
    在这个义务的看台上,道德脊梁是传递做好人的道德自信。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如果一个人把义务当作一坛醇酒,让人回味赞赏;那么,建立 “阳光义务” 谁来监督,谁来坚守?不要凭一时的头脑发热,呼出退休之后的“男耕女织”义务,搅动公众敏感的神经。
    一旦把退休养老金当成“男耕女织”的“规定动作”,要时刻考虑到“慕课”来袭,传统思想安否。要广开言路真学真听,聚焦问题“不散光”。发展文化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才是广大职工所愿!打造企业退休职工转型升级,一定要输好液、抱成团,攻难关,开通义工信用管理“红绿灯”,不断“翻新” 出新时期快乐之歌,畅想出退休15年的“分娩曲”。
    也有人认为,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加社会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养老院的园丁,园林义工,50-65岁的女的给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说者只是从自身的观念和想法,奉献给大家分享。究竟一探,他们所指的绝非是普通退休职工,应该是退休前,曾在单位里高踞要位、呼风唤雨的主子,要不然,他们的觉悟实在是太高了,望而可及!换种说法是体会返璞归真的味道。
    要想把退休之后15年再来领养老金,违反了法律里的“铁条”,不能想当然就所然。一定要遵循社会道德的弘扬,坚守法律的“围墙”。(张继涛)

我的中国梦 发表于 2013-9-28 00:57:56

请老师拍砖!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8 06:51:13

欢迎张继涛老师参加本期事评讨论!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8 07:46:12

这样的生活很多低收入家庭是不喜欢的!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8 07:46:58

如果想实施,那其他工作要做得更详细、更到位。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9-28 07:47:41

似乎是个更庞大的工程!

我的中国梦 发表于 2013-9-28 10:04:49

【回为生歌唱】谢谢老师支持和点评!

我的中国梦 发表于 2013-9-28 10:26:02

老师的观点很好,值得深思!

从头再来 发表于 2013-9-28 10:27:42

如果有一天,真能够实现,人们或许会感谢第一螃蟹的杨教授,不知那一天我能不能等到

我的中国梦 发表于 2013-9-28 10:30:48

乐观的对待生活,才是幸福的动力!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中立】“男耕女织”的 “分娩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