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发表于 2013-10-8 17:22:01

用行动的思维方式看创新

               用行动的思维方式看创新
                        王明明
    在今天从大上到下人人提创新,会会论创新的形势下,企业的创新也有了不一样的变化,从人人说、会会论的层面上,转变到了用实际行动去实践和落实创新。
    创新的出现,不能只停留的说和看的层面上,最重要的是用行动去落实,使之开花结果。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岱河矿业公司是座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矿井,井下的各采区煤眼都采用 K2型往复式给煤机对皮带机上吐煤,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面采掘设备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发挥运输系统的潜力,保证连续均衡生产,但由于地质条件等等因素,往往阶段小眼煤壁渗水,无法根治,煤眼内经常会渗入大量的水,水和煤混合后形成的水煤会从给煤机口窜出造成窜眼事故,并且导致设备损坏,甚至易造成埋人等安全事故。问题出现后,很多人都说要去解决,然而到真正去落实的时候,却停住了行动的步伐,认为很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而保运区区长孙远超却认为“只说不练假把式”,于是在压力下,他与班组员工一起看现场,想方案,动手操作,设计制作了防窜眼装置,此装置是在给煤机的吐煤口安装一个闸门,闸门的开合由气缸的伸缩控制,使其能在窜眼发生时可以根据窜煤量,有效调整闸门开合度,有效控制水煤流量,防止窜眼,避免造成对人身安全和运输系统的危害。从这个事例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创新是用行动去落实的,光说不做是永远实现不了创新的。
    行动思维的对象关键是人,它对创新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如果没有全国劳动模范何在翔把心一横,建起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大家开始以此为主题的创新活动,我们可以想到的结果是这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就不会应势而生,就因为何在翔有了行动,12名技术骨干才能聚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何让新型的CMZY2-100/18型岩巷钻装机发挥最大作用。河南中原油田采油二厂管理一区小车班班长闫海伟在工人日报刊登的山东电力创新经验中,找准了创新的持久定位,他要求班组员工在创新过程中要立足于施工现场,“嘴勤、口勤、手勤”,通过现场施工了解到创新中存在的短板,主动思索解决瓶颈、补齐短板,使该班创新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用行动的思维撒播班组创新的基因。在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岱河矿业保运区,我们可以看到职工只要有好的想法,就会大胆的提出,无论想法怎样,都不会遭遇冷落,相反还会得到奖励,这是行动思维激励。嘴上说再好,不做不动手等于纸上谈兵。有了好的想法,关键还是去落实,去做,这是行为激励。谁提出谁负责,单位给予技术支持和平台,这样班组技术创新交流小组就发挥了作用。创新成功后,区里会帮助创始人申报创新奖励,单位在此基础上在此给予二次奖励,双重的奖励机制更激发了班组职工的激情,这是行动奖励机制。怎样让员工持续保持创新的这股劲呢?该区把成功的创新和职工进行张榜公布,号召其他人员学习,起到名利双收的效果,不断点燃职工的创新情绪,这是行动的荣誉激励。不创新就是退步。该区鼓励职工大胆进行创新,只要能实际应用到生产中,起到助力安全作用,都视为好的创新。反之不想不行动的,将进行处罚,实行“倒逼机制”,变压力为动力。
    今年来,该区各班组大大小小的创新项目近百项,大到整个专业技术含量高的系统设备升级创新,小到使用方便、实用的螺丝革新改动。每项创新都汇聚了班组职工的智慧,是大家行动付出的结晶和宝贵财富。

鸿雁 发表于 2013-10-8 17:58:35

认真学习明明老师的文章了

初卫平 发表于 2013-10-8 17:56:34

创新势在必行,有道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否真正将创新落实的实际工作中去,明明老师的文章给出了详尽的答案。

王明明 发表于 2013-10-8 19:46:58

回 1楼(初卫平) 的帖子

谢谢初老师的鼓励,学习写主持词,还望多指教!

王明明 发表于 2013-10-8 19:48:19

回 2楼(鸿雁) 的帖子

鸿雁老师的鼓励让我倍受鼓舞,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评,我将虚心接受各位老师的指导!

安徽灯塔与海 发表于 2013-10-8 19:59:31

我也前来好好学习

初卫平 发表于 2013-10-8 23:14:25

明明老师的主题词文笔好,但是否按山东电力创新经验写主题词呢?!这个我也有点拿捏不准,不好意思明明老师,需要我再看看聊天记录哈。

马兵 发表于 2013-10-9 09:31:33

确实不错

一碗清水 发表于 2013-10-9 11:40:06

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

王明明 发表于 2013-10-9 14:49:15

回 6楼(初卫平) 的帖子

初老师的意见,我考虑一下,再进行修改。谢谢您不断的鼓励。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用行动的思维方式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