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职工创新平台 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打造职工创新平台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煤矿 李晓波
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煤矿工会为了更好地发挥职工队伍的主力军作用,根据全国总工会和企业工会的要求,开展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通过近三年的探索和推进,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获得全国能源工会职工创新项目三等奖1项,广能公司职工五小活动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公司冠名“职工技术革新能手”2个,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4项,创造经济效益上千万元,企业创新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
精心组织全面推动
2009年初,李子垭南煤矿工会出台了《职工五小活动管理办法》,广大班组职工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广泛开展了小建议、小发明、小革新活动,从2009年年底召开的职工五小活动总结会上该矿工会得知基层职工作为单个个体开展技术革新活动由于业务技能、专业知识、思维习惯各个方面的原因阻碍了职工技术创新向更深层次发展。经过与基层创新骨干面对面讨论,该矿以矿井职工创新能手胡兵的名字命名成立了“胡兵创新工作室”,下设机运、通风、采煤、掘进四个小组,团结全矿有志于开展职工“五小”革新活动的21名职工共同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在通过这21名职工技术创新中坚分子辐射全矿所有基层班组。
突出重点 多措并举
该矿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实现职工和企业共同进步和发展为重要目标,为企业安全生产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
一是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为职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方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该矿着力强化职工创新工作室作用的发挥,建立了工作室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学习培训制度、科研活动计划、创新项目、科技创新成果发布、考核奖励等制度,着力打造技能创新领军团队。
二是解决安全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2011年,岩巷钻装一体机在李子垭南煤矿413下山的应用由于在国内属首创,无成功经验可借鉴,该矿创新工作室机电小组人员跟班到现场,通过现场跟班写实和技术研究,对钻装机的液压系统、铲斗、铲板、钻臂等适应性进行了全面改造,同时对配套技术的爆破工艺进行了研究,掘进循环进度由原来的1.2米提高到1.6米以上(爆破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ZL 2012 2 0394484.9),月单进最高达到了170米以上,提高了掘进单进水平,为采掘正常接替创造了条件。
三是充分发挥劳模和技术领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努力在技术、业务方面发挥专长,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其他职工,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创新型人才。掘进二电钳工杨明平被吸收进创新工作室后,下班吃饭都在思考生产中产生的技术问题,并积极探索和实践,为企业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个人在继2012年获得特等奖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后,今年发布会个人又取得了4项“五小”成果等级将。在职工创新工作室带动下,职工们打麻将少了,讨论创新的多了,上网也由聊天、打游戏转换为围绕技术革新查找资料或互相支招、相互点评。
四是加强评比考核。该矿每年分两次对职工创新项目进行评奖,特等奖奖金高达3000元的基础上,每年还评星级技术创新能手,给予总计高达6000元的奖励,最近两年就先后有胡兵、杨明平等人获此殊荣。通过榜样激励,激励起广大职工参与创新的激情与攻坚克难的动力。
谢谢初老师宝贵的支持! 四举措不简单! 老师总结的非常全面,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