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腹地,安个幸福的“家”
8月20日, 7时30分鄂尔多斯的,一片寂静。河南油田油建公司一分公司鄂尔多斯项目部副经理魏耀锋和同事收工后,驾车驶向营地。背后,落日熔金,逐渐晕成了橙色、粉色,隐入地平线,颇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远远的,距营地还有约50多米,一个篱笆围成的小花园已经跃入眼帘。走进去,魏耀锋捧一朵沙蒿花嗅花香,再摘一个水灵灵的黄瓜,随意一洗,吃着解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这是发生在鄂尔多斯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一幕。
“谁说沙漠里没有颜色.瞧!我们不仅工作干得好,还把这里建成一个温馨的家了呢。”魏耀锋骄傲地说。
“花园” 、“果园”飘香
初来乍到,置身壮美浩瀚的沙漠风光,员工们兴奋不已。几个月后,新鲜劲儿一过,单调的沙漠灰暗色彩难免让人心情郁闷。怎样改变居住环境?咱不能自己搞绿化吗?魏耀锋和同事们动了心思。还真别说,这一搞,不仅搞出了名堂,还搞出了闻名方圆百里的小花园。
增加植物最重要。沙蒿花第一个落户这里。由于它是本土植物,耐热、耐旱,花期长,每年5月——8月,热烈绽放。鲜红的色泽,让灰暗的营地顿时增色不少。后来,营地又引进了黄、白两个品种。这下子,沙蒿花来了个热闹的“家族大团圆”,让员工们大饱眼福。接着,寓意阳光、积极的向日葵也成为小花园的一份子。
田园风光当然少不了绿色。第二年,员工们又在门前新开垦几块地,尝试种植各类果蔬。如此,不仅美观,还让员工们随时吃上新鲜蔬菜。
如今,漫步营地,你会发现,这里俨然是一个多彩的沙漠花园和果园。红的、黄的、白的沙蒿花,和金灿灿的向日葵围紧贴栅栏内侧,围成一个圈,争奇斗艳。它们的怀抱里,瓜果飘香:黄瓜水灵灵的,西红柿个儿大、红艳艳的,一畦畦辣椒绿油油,沙地里种出的西瓜更是甜得与新疆瓜果相媲美。
“咱碗里的可是放心菜啊。”员工张占周吃着新摘下来的辣椒炒肉片,美滋滋地说。
业余活动,热情似火
时髦的沙滩排球,是很多年轻人热衷的体育运动。而在毛乌素沙漠,员工们进行的真正“沙滩”排球赛,人气儿最高。
用树枝一划,算是边界;小彩旗四周一插,渲染一下气氛。就这样,一个简易排球赛场建成了。4月20日18时,在这里,一场沙滩排球赛鸣锣开赛。5组选手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最终李冰涛和队友夺冠。拿着资金,听着欢呼声,他们兴奋地蹦起来。
施工区地处偏远沙漠腹地,受气候、器械、场地的限制,许多文体活动无法开展,但这并不能阻挡员工们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换班休息时,项目部根据场地、人数、时间,因地制宜,组织了丰富的文体活动。除了最受欢迎的沙滩排球,羽毛球、象棋、扑克牌等,让员工们的业余生活不再寂寞。
为了不影响施工,项目部科学安排赛事。根据工种、爱好、工作时间不同,员工分成各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类比赛。工作时,每组员工是合作默契的同事。下班后,他们是赛场上的黄金搭档或对手。
刘忠伟和刘桃是其中一对,无论多晚,这两个象棋迷,都要厮杀一盘,比个高下。王留伟和李冰涛,两个20多的小伙子,都是电焊工,他们青春四射的身影成为排球赛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丰富的业余活动让员工们精神百倍。“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茶余饭后,员工们经常吼上几嗓子,再冲上赛场。
特别的关爱——异域旅行
今年5月,管工郭恩培特别高兴。因为工作出色,他获得了项目部的特殊奖励——异域旅行两天。
鄂尔多斯草原上的酥油茶香醇可口;响沙湾的沙子会唱歌,和咱毛乌素沙漠的沙子还真不一样哩;骑马、射箭真新鲜,还有,头一回住蒙古包……,徜徉在绮丽的边塞风光里,郭恩铭的眼睛都不够用了,心情格外舒畅。
“真没想到,还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我工作起来动力更足了。” 回来后,郭恩铭一边声情并茂地描述旅行见闻,一边感动地说。
像郭恩培一样,每年,项目部都近十人享受这样的关爱。为了让员工安心工作,鼓励先进,项目部根据考核情况,奖励表现突出的员工,在工作量较少时,组织他们分批到附近景点旅游。
吃、住、洗……在项目部驻地,随处可感受到家的舒适。入驻沙漠9年里,项目部不断改善员工住宿条件。新改造成的24间砖瓦房,双层门,防寒、隔热让之前的简易泡沫平房成为历史;去年,增加了太阳能热水器和烧水器,收工归来的员工随时能洗上热水澡,喝上开水;每周二、周六,食堂还定时为员工加餐,标准为四菜一汤。
另外,项目部还每月两次到67千米之外的榆林市,根据收集到的员工需求,采购书籍和生活用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建在沙漠里的这个特殊而美丽温馨的家,吸引了不少附近村民的眼球。一波波儿的人到来,又是参观、羡慕,又是东问西问。
距驻地1千米的小壕兔乡刀兔村的蒙古族村民李占林是常客。他看着墙上的“全国优秀焊接工程”牌匾,感慨地说,河南油建,真行,沙漠里安了个这么好的家。后方建好了,难怪人家工作也干得出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