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养老新模式:让“空巢”老人巢“变“蜂巢”老人
网络互助养老新模式
让“空巢”老人
变“蜂巢”老人
一边是居家养老的老年人难以满足生活和精神需求,一边是不少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正在昆明悄然流行的网络互助养老新方式,试图解决这一矛盾。
记者发现,老年人通过互联网老年社区产生一个个互助组,在此基础上结成“蜂巢”状的互助养老网络,进而让原本分散、独立的老年人相互帮扶。专家表示,在未来的养老服务产业链中,网络的撬动作用十分关键,但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产业链仍不可或缺。
线上互动促成线下互助
每逢周四,81岁的昆明空巢老人“秋瑜”家里就变得格外热闹。朋友们的到来让不大的房间充满欢乐。过去两年多,“秋瑜”的家成为伙伴们聚会的固定场所。
“秋瑜”并非老人的真名,而是她在网络上的昵称,一起聚会的伙伴都是她的网友。老人说,他们结缘于一个名为“幸福916”的网络社区。2011年起,该网络社区创办人“老蓝”把云南昆明作为网络互助养老的试点,已带动了许多“秋瑜”这样的老年人走进网络世界的老年社区,体验全新的晚年生活。
“随着养老问题的紧迫性,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居家养老成必然选择,越来越多空巢老人接触网络,希望能在网络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老年生活。”“老蓝”告诉记者。
学会使用电脑是老年人接触网络的前提。为此,“老蓝”常年开班授课。“教会老年人上网不是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更多老人进入互联网,增加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最终在线下形成互相帮助、慰藉的老年人互助组,构建互助养老的新模式。”“老蓝”说。
“空巢”如何变“蜂巢”
“秋瑜”“福金子”等老年人告诉记者,这种养老模式把线上社区、线下互助组连接成“蜂巢”一样的互助养老网络,可谓“蜂巢式养老网络”。
据统计,“幸福916”网络社区已经发展了2万多名会员。网络社区划分为舞蹈、茶文化、厨艺、合唱等数十个兴趣小组,其中精彩活动版块的发帖数达到41万。
通过兴趣小组、热点话题的带动,目前61个现实中的互助组已经在昆明建立起来。“秋瑜”居住的小区里也成立了互助组,大家给它取名“众乐乐”。
“互助组成员的年龄段不同,对于年纪大一些的朋友,我们经常去探望。每天晚上在网上,如果看见谁没有登录,我都要打电话去问一下是不是有什么情况。”“众乐乐”互助组的组长“福金子”说,平时组织聚餐、郊游、运动,保持组员们一星期见面三四次。
网络养老催生“有效床位”
专家认为,这种通过互联网的“数字养老、梯级互助”模式能带动更多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加入居家养老,缓解机构养老不足带来的压力。
云南省老龄委宣传调研处处长卢红军说,在我国倡导“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下,网络互助养老将弥补居家养老的方式,缓解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不足产生的压力。“如果老龄人口间能实现互助养老关系,在居家养老范畴中会出现更多‘有效床位’。”(据新华社) 前来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