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贵 发表于 2008-11-26 19:50:32

最后的坚守者

最后的坚守者

      破旧的门,断壁残垣,一大堆瓦片堆砌在屋外的空地上。这就是矗立在距离矿区近两里左右的一户农家小院。
      屋外,几只鸡跳跃着啄食着地上的虫子。旁边,几间房子早就坍塌成了一堆黄土。曾经用来养猪的木房早就歪斜成了“比萨斜塔”,成了几根木头架成的框架。
      门“吱呀”一声,裂开了一条缝,一位银白头发的老太婆从门缝里露出了一张满是褶皱的脸。
      “老人家!你们家有鸡蛋卖没有?”旁边的二嫂开了腔。
      “咳咳……咳!……”老人家剧烈地咳嗽着,一边将门彻底地打开了来。
      “鸡蛋?咳咳……鸡蛋没有好多……”她慢慢地折转身,哆嗦着从黑暗里掏出一个塑料盒子。里面赫然躺着十几个光滑的鸡蛋来,薄薄的蛋壳在阳光的照耀下竟然显露出嫩嫩的蛋黄来。“正宗的土鸡蛋!”我们一阵狂喜,这是我们转了近三个小时路途首次见到有鸡蛋卖的一户人家了。
      “老人家!您这鸡蛋卖多少钱一个?”难掩内心的喜悦,我急切地问道。
      “我……我好久都没有下山了,咳咳……!也……也不晓得多少钱一个,你们…..你们……看着拿吧!”老人家迈出了门槛,身体彻底地暴露在了阳光里,也让她身后的屋彻底地暴露在了我们的视线里。
      昏暗!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她身后的屋子了。虽然已是阳光暖暖的午后,但她身后的屋子却透出一丝冰凉。
      “老人家!您怎么不开灯,您屋子好黑哟!”我赶紧将眼光收了回来,压抑的黑暗让人受不了。
      “我……我好久都没有用灯了!”
      “没用灯……?”正在往塑料口袋里装蛋的我们惊诧地望着面前这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年人,我们难以想象没有灯的日子是如何度过的,尤其是在这寒风飘飘的山上。
      “是用煤油灯吧?”我自作聪明地说道。因为小时候我经历过没有用电灯,用煤油灯的历史。
      “我用电筒!”她收拾着塑料盒,我们已将她的鸡蛋买完。
      “是能充电的那种!”她看到我们满脸的迷惑,先将答案给了出来。
      “老人家!您的家人呢?”我们看她的身后再没出来个人。
      “他们,他们都下山去了……”说这话时,她的眼直往山下看。
      事后,我们才知,原来这里太贫穷,她家的娃儿都搬到山下去了,也修了一座很漂亮的楼房,几次叫她下山和他们一起生活,她都不舍这老屋,虽然这老屋坍塌得只剩下了这间房了,而且有的地方还用塑料布遮挡着漏风漏雨的地方,但她仍不舍离去。她孤伶伶地坚守着这间老屋,这间在风雨里飘摇的老屋。当电筒没有电时,她会下山,但她下山都是为手电充电而已。很快她又会回到她的这间老屋。
      她告诉我们,本来她以为一家人会快快乐乐地在这里生活,没有想到孩子们却提出要下山,他们无法忍受这里的贫穷,她能忍受贫穷,但却无法忍受没有掏心窝的朋友。她说这里有几个和她同龄的老人,平时他们都会在一起摆龙门阵,她觉得这样很快乐,只是……她也很想自己的孩子们。
      她慢慢地走到已成一堆黄土的残垣断壁处,慢慢弯腰捧起一堆黄土,慢慢地放在鼻翼处,深深地吸着,幸福布满了她那刻满岁月痕迹的脸,仿佛有泪在她眼眶里闪现。
      她不舍离去,也许是她的青春留在了这里,她的美好回忆都在这里,她舍不得走,舍不得这里的山山水水。
      我们不忍打搅她,悄悄地离开了这间老屋。远远地,我们仍不停地回头望,望着那尊矗立在冷风里如雕塑般的老人,望着那已成回忆的老屋——断墙、残瓦……

张耀杨 发表于 2008-11-26 21:37:07

老人就是念旧呀!

忧尘 发表于 2008-11-27 14:46:41

中心是不是写得有点散!

金银贵 发表于 2008-11-27 17:32:09

非常感谢忧尘,能得到指点甚感高兴!望能得到更多的指点!

张耀杨 发表于 2008-11-27 19:02:13

引用第2楼忧尘于2008-11-27 14:46发表的:
中心是不是写得有点散!
贵兄,我也不客气了哈
这就是我没加精华的原因,呵呵!

梅花雪 发表于 2008-11-28 20:25:49

呵呵,前面引人入胜,以为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呢,但是看到结尾,竟有点失望了哈

金银贵 发表于 2008-11-29 11:37:41

谢各位老师!仓促收笔是感不妥,中心显得混乱不堪。感谢耀杨兄、梅花雪老师、tianfeng老师。我取下好好修改去!

张耀杨 发表于 2008-11-29 20:58:52

期待贵兄修改之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后的坚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