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比特币:“馅饼”还是“陷阱”?
最近,位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的私立尼科西亚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允许用比特币交学费的大学。此前,美国参议院专门就比特币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听证会,美国执法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官员就比特币发表了各自意见。近来,比特币的价格也如过山车般震荡,令投资者心惊肉跳。以上这些,让有关比特币的讨论持续升温。对比特币的拥趸而言,它前景一片光明,大有成为主流货币之势。质疑者则针锋相对,认为它一文不值,眼下的火爆不过是另一场“庞氏骗局”。这种神秘的电子货币究竟是“馅饼”,抑或是“陷阱”,恐怕唯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数字黄金 发行不靠央行
2008年末,一个署名“中本聪”的人在P2P(指数据传输不再通过服务器,而是在网络用户之间直接传递)基金会网站上宣布开发出比特币开源P2P电子货币系统,并讲述其中的技术原理。
简而言之,一枚比特币实际是一个64位的数字符号,这串数字的排列必须符合固定的秘密算法。获得比特币的方法是验证每个64位数是否符合密码算法。一旦通过,参与者即可将这枚比特币收入囊中。这一获得比特币的过程就叫做“挖矿”。
值得一提的是,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与传统货币不同,比特币并不依赖中央银行发行。换句话说,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无论身处何方,只需安装比特币软件,计算机就会开始规模庞大的运算。
依照设计,比特币“总发行量”被严格限定。根据相关算法推算,2013年网络上每制造一个新区块只能生成25枚比特币,2017年减少至12.5枚,以此类推,到2140年左右整个系统将最多产生2100万枚比特币,达到程序事先设定的上限。
比特币又被称作“数字黄金”。诞生初期,只有极少数的极客们关注,因此在早期不管用哪一台计算机“挖矿”,都很容易获得比特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未被挖掘的比特币存量越来越少,这意味着挖掘新增比特币的耗时越来越长。为加快这一过程,极客们开始使用性能越发强大的计算机。利用配备高性能的CPU或者显卡的计算机,去运行“挖矿”软件。极客们形象地称挖掘比特币的人为“矿工”。专业论坛上,“矿工们”甚至讨论着如何用干冰、液氮冷却计算机,以提高CPU的效率和“挖矿”软件的运行速度。最新潮的做法是用廉价计算机配上顶级显卡和嘈杂的降温风扇,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挖矿”程序。
价格暴涨 震荡似过山车
“挖矿”只是得到比特币的一个途径,但这一途径的获取难度在不断攀升。另一个途径是购买。目前,比特币交易主要通过在东京注册的Mt.Gox网站实现,该网站能够提供动态行情资讯,支持16种不同国家的货币参与交易。据bitcoincharts.com网站统计,目前比特币交易市场的总市值已经超过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8亿元)。
原本1300枚才值1美元的比特币,如今身价暴涨,宛如财富神话。不过,2013年之前,比特币的涨势还只是小打小闹。今年以来,比特币的价格如过山车般震荡,令投资者心惊肉跳。
年初,一枚比特币才值10多美元,但是到4月1日,就突破100美元,4月9日突破200美元,4月10日则到达高点266美元。看上去一片光明的比特币突然由此转向,4月10日到16日出现暴跌,最低点达到50.01美元。更加惊心动魄的在后面。11月初,还仅有200美元的价值,从11月7日起开始再度屡创新高。11月7日突破300美元,一个星期后突破400美元,而此后的第4天,比特币的价格飙升至900美元,但在随后的30分钟内,又跌破650美元。一天后,比特币再次摸高900美元,但随后又跌至378美元,最大跌幅近6成。最新的消息是,11月28日,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成功突破1000美元大关。
有分析认为,欧洲金融危机中,尤其是塞浦路斯“抢银行”风波后,一些国家民众对现有货币失去信心,寻求跨国界保值以至升值的货币,才推升比特币市值。但也有观点认为,全球范围内,现今一些所谓“投资者”,以钱养钱、以钱挣钱,不看好实业、更愿意投机,比特币遂成为理想选择。
比特币也被用作购买实物。2010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程序员拉斯洛·豪涅茨用1万枚比特币(当时约合25美元)购买到两块棒约翰披萨。此后,芬兰SC5软件开发公司尝试用比特币为员工发放部分工资,加拿大一名男子欲以比特币出售住宅……数百个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接受比特币支付,涵盖网上服务、招聘、有形商品买卖和慈善捐赠等领域。
风险重重 前景尚难预料
自诞生之日,业内人士就担忧比特币背后潜藏着法律和道德风险,也有不少人质疑其安全性。2011年6月19日,Mt.Gox的安全漏洞导致1比特币一度跌至1美分,原因是一个黑客从感染木马的电脑上盗用Mt.Gox的安全证书,从而把比特币转到自己的账号上并抛售。尽管几分钟后Mt.Gox关闭并取消了黑客事件中的不正常交易,使比特币价格反弹回15美元,但仍有相当于超过875万美元的账户受到影响。这也正是比特币的致命软肋:作为“存在于网络上的货币”,黑客袭击对比特币造成的危害将更加致命。
和其从未公开表明身份的创始人一样,比特币对大众来说一直显得颇为神秘。持怀疑态度的人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比特币的价值没有任何机构为其背书,而是仅凭其稀缺性、便利性、全球流通、专属所有权等概念炒作而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泡沫的累积则使投资变成彻底的投机行为,有关比特币的财富神话会在一夜间灰飞烟灭。
一些专家警告,投资者需认清比特币的风险。随着比特币规模的扩大,各国政府也逐渐开始予以关注。目前,有国家甚至已将比特币纳入监管体系。
市场管理者更担忧比特币被用于洗钱甚至是资助恐怖主义活动,抑或其本身就是诈骗犯罪的一部分。2012年8月下旬,基于比特币的虚拟对冲基金Bitcoin Savings and Trust被所有者关闭,并留下据称约560万美元的债务,同时导致其被指控操作“庞氏骗局”。今年10月初,美国政府关闭一个名为“丝绸之路”的交易平台,这个美国知名的比特币交易平台涉嫌用比特币为不法分子洗钱、输送毒资。
然而,比特币的拥趸对它的前景则深信不疑。最近,位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的私立尼科西亚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允许用比特币交学费的大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线上和线下商店开始接受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上个月底,世界首台比特币自动提款机在加拿大温哥华启用。乐观人士认为,比特币大有成为主流货币之势。
已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在其《货币的祸害》一书中表明支持废除美联储的部分原因。他设想用自动化的系统取代央行,以稳定的速度提高货币供应量,从而最终消除通货膨胀。比特币能否担此重任,从而改写历史?或许唯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志康)
相关链接
“比特币之父”身份之谜
“比特币之父”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究竟是何方神圣?自比特币问世,对其身份的猜测就甚嚣尘上。
网上简介显示他(她)在日本居住,但他(她)的电子邮箱地址却来自德国的一个免费服务站点,谷歌上也没有他(她)的任何信息。在一个比特币聊天频道里,有人自负地认为“Satoshi”在日语中是“智慧”的意思,其他人则怀疑这是4家科技公司名字的“拼盘”:三星(Samsung)、东芝(Toshiba)、中道(Nakamichi)和摩托罗拉(Motorola)。甚至连他(她)的国籍也受到质疑,因为他(她)的英语太地道了,简直毫无瑕疵。有人暗示,或许中本聪不是一个人,他(她)代表一个有着未知目的的神秘组织——谷歌的一个团队或是国家安全局。
中本聪很少透露自己的信息,他(她)在网上谈论的话题只限于源代码技术讨论。2010年12月5日,在比特币使用者开始要求维基解密接受比特币捐赠后,原本言谈简洁只聊业务的中本聪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到讨论中。“不,不要这样做。”他(她)在比特币论坛里发帖说,“这个项目需要逐步成长,这样软件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我呼吁维基解密不要接受比特币,它还是一个萌芽阶段的小型测试社区。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只会毁了比特币。”
接下来,就像他(她)的神秘出现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中本聪又消失了。2010年12月12日,就在他(她)发帖争辩给维基解密捐赠比特币7天后,中本聪在论坛发了最后一个帖子,其中谈到软件最新版本几个无关紧要的细节,他(她)的电邮回复也变得更加不稳定,最后完全终止了。
今年5月,计算机科学家特德·尼尔森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爆料,中本聪其实是京都大学的数学教授望月真一。望月真一16岁进入普林斯顿大学,22岁拿下博士学位。尼尔森有三点证据:望月真一足够聪明可以想出比特币如此复杂的系统;望月真一不使用常规的学术发表机制,相反,他的习惯是独自工作,发表论文后,让其他人自己理解;望月真一的工作领域包含比特币的数学算法。
不过,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美国《福布斯》杂志就不认可尼尔森的爆料。目前,“比特币之父”的真实身份依然是一个待解的谜题。(健豪)
各国对比特币态度不尽相同
比特币在美国发展相对比较迅速。今年11月18日,在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及政府事务委员会召开有关比特币的听证会上,多名出席的美国政府官员对外传递出一个消息——比特币不是非法货币,能够给金融系统带来好处,尽管其也存在被错误使用的案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虽没有出席听证会,但他在致参议院的信中,援引美联储前副主席艾伦·布林德在1995年时的表态称,美联储一直认为在虚拟货币带来洗钱和其他风险之时,也可能带来长期益处,特别是如果这种创新催生出一个更快、更安全、更高效的支付系统。伯南克称,美联储还不准备监管比特币,并表明“谨慎祝福”的态度。
在阿根廷,比特币成为当地人资产保值的重要手段。阿根廷对比特币的监管措施还没有明确建立起来,但可能很快就会有了。
比特币在欧洲相当盛行。在德国,比特币行业发展相对比较规范,已纳入到国家的监管体系。有消息盛传比特币被德国视为货币,但随后,政府辟谣说,只是把它当做私人货币、货币单位。比特币个人使用一年内免税,但是进行商业用途要征税。2012年12月,世界首家官方认可的比特币交易所——法国比特币中央交易所诞生。此外,英国政府也在筹备比特币国家交易所。
在亚洲,泰国全面封杀比特币。今年7月底,泰国比特币创业公司Bitcoin Co表示,由于泰国央行封杀了比特币,因此该公司将停止所有业务。泰国似乎是首个完全禁止比特币的国家。但目前还不清楚该国政府将如何实施这一禁令。印度对比特币的发展持袖手旁观的态度,政府希望在制定比特币行业的相关规则前任其发展。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某论坛上首次谈及比特币。易纲表示,从人民银行角度,近期不可能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但他同时认为,比特币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买卖行为,普通民众拥有参与的自由。此外,易纲还指出比特币“很有特点”,具有“启发性”,个人会保持长期关注。
有消息称非洲一些国家也开始认知和接受比特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肯尼亚。肯尼亚的大街小巷出现比特币的宣传,尤其是汽车和马路上的宣传最引人注目。(晓冬)
来源深圳特区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