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文化建设莫“作秀”(重“视”不重“实”)
班组文化建设莫重“视”不重“实”(“作秀”)耿平
【情景捕捉】检查“五分钟”,搭上“十天功”
12月2日上午,笔者到中石化山东下属企业某集气泵站采访。笔者到站后直接进入了泵房操作间,看到有一台离心泵盘根漏水很严重,从排污管排不及淌到地上,已满地是水,却没有人来管一管。笔者正纳闷:站上的人都干什么了?忽然看见王站长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来。王站长赶紧对笔者陪笑道:“我正在后面泵房刷漆,这儿还没有顾过来。”
“刷漆有那么重要吗?地上这么多水,肯定不是一会半会时间了。你们站管理水平不是一向还不错的吗?”笔者有点不解。
王站长赶紧接茬说:“不好意思,队上安排我们今天必须完成刷漆工作,再过三天企业文化建设考察团要到我站来参观学习。我们实在是顾不过来呀”。
“是这样,其他人在忙什么?”“他们正在忙着补填资料呢。”
笔者随即来到值班室一看,有好几名职工正忙着低头写资料呢。看到办公桌上放了好几个本子,几名职工在埋头在填写。一名职工在“填写”班组文化活动记录,有一名职工在替站长“捉刀”写班组文化总结,还有一名职工正在“编写”学习型个人心得体会。
笔者问一位叫李雪梅的职工:“你们班组文化搞得还不错吗?”“唉,别提了,我们班组文化建设一般般吧,我们紧张忙活好几天,就是为了迎接上面领导的视察。忙得我们‘顾头不顾腚’的,检查‘五分钟’,搭上‘十天功’,没法子啊!”
笔者问:“你们班组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不好意思,我只顾抄,您说的这东西太深奥,我还不太清楚”李师傅不好意思地说。
当笔者问起班组文化建设今昔变化和效果时,正在埋头抄写的张瑞英师傅头也不抬:“开始时我们也就提几句口号、抄抄伟人的名言警句,后来随着条件改善,我们制作了文化展牌等,文化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可感觉还是没有多少实质变化,主要还是为了迎接上面的检查。迎检这事都把我们累得够呛。”
一会儿,王站长整改完泵盘根漏水后来到值班室,笔者跟他攀谈起来:“听说你们站是班组文化建设的典型,说说你们的经验和职工精神面貌的变化啊。”
“您过奖了,我站在班组文化建设上是做了大量工作,制作了文化展板,你看站上的展板制作总共花了一万多元,这在班组里算数一数二的。我站文化设施也完善了不少,提练了文化理念、愿景目标,制作文化小册子,每月还要出一期文化月报。不过,大伙也够忙活的。”我俩边走边聊来到文化展板跟前。
说到职工精神面貌的变化,王站长则有点吞吞吐吐:“不能说没有变化,起码大家掌握了不少班组文化的基本概念等,但总的感觉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笔者评说】班组文化建设莫重“视”不重“实”
笔者采访回来,感到上述企业班组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分明有点重“视”不重“实”,存在“一手硬”、“一手软”和“一阵热”、“一阵冷”的现象,表现为花钱不少,效果不好,他们把班组文化建设当成一场“运动”来看待,使实际效果与职工的愿望成为“两股道上跑的车”。
实际上,班组文化建设重“视”不重“实”的问题在许多企业班组里不同程度地存在。据笔者观察,不少企业在班组文化建设中,文化图板摆得“琳琅满目”,文化建设标语、名言警句到处悬挂,让人感到这些班组的文化建设是成果卓著,无可挑剔。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文化建设的标语、口号招数“花样”繁多,表面上红红火火,实际上重硬件、轻软件建设现象突出,部分班组文化建设仍是浮在面上,没有起到应有的文化引领作用。
究其原因,他们的问题就出在这个“秀”字上,差就差在重“视”而不重“实”上。在班组文化建设中制造“虚假繁荣”,不但自欺欺人,而且还有点劳民伤财。
有的班组把文化展板、规章制度、标语口号挂在墙上,搞“花拳绣腿”,看似花样翻新、亮点频闪,实则是表面文章、华而不实。为了迎检,有的班组不惜弄虚作假,出假经验,造假的文化建设成果。也有的班组可谓煞费苦心,做足表面文章,造假现场,编假资料,检查组到来时看到的是彩旗横幅飘飘,让人“赏心悦目”、“目不暇接”的喜人景象。结果,领导看到的都是班组文化建设的“亮点”,而实际是“新瓶装陈酒”,一切依然如故(外甥打灯笼-照旧)。
在一些企业班组,确实存在愿景目标很宏伟、经营理念很先进、企业精神个性鲜明,可就是缺少职工们的理解和认同。笔者以为,班组文化不能仅限在文字上、口头上、形式上的制定和规范,更重要的是通过职工的行为意识变化来证实班组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班组文化建设是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百年工程,而不是一场热热闹闹的“运动”和“一阵风”,搞得不好就成了务虚的花架子工程,而搞实在了,则夯实了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因此,要反对形式主义的文化,提倡从小事情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做真正有价值的事,关心员工切实的需要,真正地发挥班组文化的作用。
笔者认为,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必须求真务实,少琢磨“作秀”的事,在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和“一阵热”、“一阵冷”的现象上下功夫,多在下实招、重实效上做文章。企业管理者要真正走近职工,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真正弄清班组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根源性问题,引导基层不搞假、大、空的虚架子,把班组文化建设成为职工喜闻乐见、陶冶情操、甘之如饴的精神家园。只有植根于基层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因为班组文化不是靠说出来、写出来、做出来就能办到的,也不是靠几个高智商的人拼凑和想象出来的,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发自企业最基层的思维和智慧的积淀,一种凝聚、一种升华,以真正起到文化引领作用。 顾老师好稿!事实鲜活,观点鲜明,值得学习。
发现一个错字:“其他人”不是“其它人”。 学习顾老师的好作品! 学习! 好稿,学习了. 再次学习顾老师的好稿,受益非浅。 学习中 写得真不错!认真学习顾老师的作品!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普遍性,学习顾老师的大作。 从现象看到本质,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