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栋 发表于 2013-12-6 15:40:28

从经济学观点看志愿者“可持续服务”

文/孙金栋

毛泽东他老人家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

如果,我们把志愿者活动诠释为,学雷锋,做好事。同样存在,一名志愿者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学雷锋、做好事。

志愿者活动的宗旨是,奉献自己,服务他人。奉献的形态,一是时间,二是技术,三是物质。从经济学观点,时间就是金钱,技术就是无形资产,物质更是金钱的外在表现。说到底,奉献的是属于志愿者个人的合法资产。

志愿者的服务,就是个人合法资产的自愿奉献。我们社会的绝大多数人,虽然摆脱温饱,进入小康,但还没有到物质极大丰富程度。志愿者最终以物质形态作出的转移,如果不能以另一种形态给予补充,就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这与个人觉悟高低没有关联。对许多人,只有精神鼓励,就会形成“老实人最终是吃亏的”。

志愿者经济上吃点小亏是难免的,但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有必要做到“不让老实人吃大亏”。市场经济下,更要做到好人有好报,经济上不吃大亏。志愿者做了好事,反而吃大亏,是不公平的。

12月5日扬州文明网推介的广陵区“文明积分”法,找到了志愿者“可持续服务”的路径。比如,关爱空巢老人一次积5分、义务献血一次积5分、参加环保护绿活动一次积5分……。

这种创新志愿者管理模式,推行志愿者服务文明积分制度,凡是做了好事,都可以获得相应积分,还能兑换相应的奖品和服务,极大地保护和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这种“文明积分”法,不是志愿服务暴富法,而是志愿服务保护法。体现了奉献为主,同时也能“多劳多得”。与目前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相适应。

志愿者个人在物质形态上,无须要“无偿无限付出”,只须要“有限付出”而得到“有限回报”。它是一种可持续服务的物质保护,同样是可持续的精神保护和激励。

孙金栋 发表于 2013-12-6 15:42:06

扬州文明网采用链接:http://yz.wenming.cn/rdpl/201312/t20131206_929318.html

孙金栋 发表于 2013-12-6 15:43:15

这里成了我的专栏了。

赵宝虎001 发表于 2013-12-6 18:14:28

有新意。

赵宝虎001 发表于 2013-12-6 18:14:56

回 2楼(孙金栋) 的帖子

还有我呢。

苏扬 发表于 2013-12-6 18:16:05

回 1楼(孙金栋) 的帖子

祝贺一下。

孙金栋 发表于 2013-12-6 18:17:46

引用第3楼赵宝虎001于2013-12-06 18:14发表的:
有新意。 p_w_picpath/back.gif

谢了。

孙金栋 发表于 2013-12-6 18:18:05

Re:回 1楼(孙金栋) 的帖子

引用第5楼苏扬于2013-12-06 18:16发表的 回 1楼(孙金栋) 的帖子 :
祝贺一下。 p_w_picpath/back.gif

谢了!

孙金栋 发表于 2013-12-8 07:11:49

此版如此寂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经济学观点看志愿者“可持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