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紧腰包不如巧打细算——兴隆庄矿职工的经济“法则”
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是积极应对,还是等待观望?答案也许就在他们身上。拨好“小算盘”
近日,孔大嫂把心中的“小算盘”,拨到了自己每天乘坐的公交车上。
既要陪读,又要工作,孔大嫂每天一早一晚奔波在兖州和矿之间,五分钟一趟的公交车,便成了她完成“使命”的得力助手。尤其是一个来回仅需3元车票钱,孔大嫂一直认为既方便又经济。虽然今年初公交车上已经用上了电子乘车卡,而且刷卡一次比直接用现金要便宜0.3元,但孔大嫂一是因为不知到哪里办卡,二是主要她打心眼里没在乎这3角钱。
可如今孔大嫂把“小算盘”一拨,使用乘车卡,每天节省0.6元,每月按乘车20天计算,一月下来就是12元,一年下来就是144元,等孩子三年高中毕业,自己便可以节省432元,足可以买一件自己中意的服装。
不算不知道,一算孔大嫂口袋里此后便多了一个乘车卡。
用好“计算器”
赵师傅是兴隆庄矿综采队的一名职工。经济危机是时下电视、网络和区队谈论最多的话题。有车的赵师傅不仅格外关注,而且及时开发了手机里从未用过的“计算器”功能。他算得是油耗问题。
自从今年买上车以后,他几乎与爱车形影不离,从家到区队几百米的路程,他每天开着车上下班,一到轮休,虽然只有一天时间,他也要约上三五个有车的同事好友,带上全家,游山逛水,品尝美味,乐此不疲。
现在,他用“计算器”打上几个数字,前后一对比,就有些吃惊。于是,上班时,他选择步行了;休班时,他选择陪孩子打打球,读读书,很少开车外出了。
消费看“电脑”
银行贷记卡因其免年费、可提前消费、还款期限长等特点,让职工小刘一直钟爱有加,每次外出购物刷卡成为习惯。免去了现金消费的局限,刷卡时小刘时有“收不住手”的情况,因此,每月还款账单大都在千元左右。
自上到下应对经济危机的宣传氛围,让他意识到节约要从自身开始,首先就必须改掉自己无计划刷卡的习惯。经过一番思索后,他“计上心来”,用家中电脑列好每月的计划开支,并规定生活必需品一律使用现金,不得无端刷卡,如确有需要,而且数额在500元以上,才可以使用贷记卡。
如此一来,贷记卡不再月刷月新,避免了不必要的开销,电脑也发挥了生活帮手的作用,而且时时在告诫着“节支,生活会更好”的道理。 学习啦 学习了! 崔兄写得不错,支持! 谢谢各位老师鼓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