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贴文字稿:张师傅“老录音机”的新用途
张师傅“老录音机”的新用途“没想到自己舍不得丢掉的录音机,用上了大派头”12月13日,重庆能源集团打通一矿采煤二队老工人张明健,谈起一年来自己每天跟着录音机,学习背诵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每周二题”、“操作规程”等内容,而取得今年度矿上质量标准化考试第三名的好成绩,笑开了嘴。
张师傅工作前在农村,没读几年书,八十年代初到了煤矿工作。自从2007年来,该矿在全面推行“12345精细化管理”基础上,着力打造安全本质性矿井,安全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员工从原来的靠力气和经验工作,变成了必须掌握熟悉煤矿各种安全规程,学习、背诵、考试一直是该矿员工的必修课。现在,每天排班前,员工都要进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抽答。并将优秀、一般、差的评定结果在当日黑板报上公布,同时,该矿还根据“全员业务素质提升培训考核”的文件要求,进行 “每周二题”、 “每季小考”及“每年大考”的考试。根据每人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打分,对表现较为突出的员工给予嘉奖,对考试不合格者给予处罚。
看着年轻人记笔记背纸条,张师傅记性不好,去年的几次考试都得最后几名,这下让张师傅感觉犯难了。今年初搬家的时候,张师傅的老婆嫌录音机过时,准备扔掉的时候,张师傅突然眼前一亮,录音机的录音功能,不是正好可以用来背诵吗?。从此以后,张师傅把有关内容给录好音,他一遍一遍地反复听,跟着读,用心记。终于在年底的考核中,一举超过很多年轻人而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张师傅高兴的说:没想到要退休了,俺也过了一把知识型员工的瘾。(刘小强)
作者点评:
张师傅工作了30多,亲身经历了煤矿工人从出大力、流大汗的繁重体力劳动中摆脱出来,脱胎换骨,用知识和技能武装自己的全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和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企业要真正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从根本上讲,关键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工人来说,知识就是资本,技能就是价值,工人的劳动技能越高,对企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就越大。张师傅顺应时代的要求,想方设法努力做学习型职工,展现出当代煤矿工人的价值追求。(刘小强) 张师傅“老录音机”的新用途,好文章,不愧是刘一手老师哟 以小见大,,好文 是啊,现在很少有人用这录音机了。能把这东西用在学技术长本领上,也是创新啊。 “老录音机”的新用途,好文章 学习小强好文章! 哈哈...见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