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羊 发表于 2013-12-9 18:30:13

雪中送”炭“

下雪了,给大家送一点“炭“,暖和暖和。

姜进顺 发表于 2013-12-9 20:16:50

雪中送“碳”,首先标题感动了我,画面让我感受到了温暖,这就够了!谢谢!能感动人,其它的都是多余的!

丁羊 发表于 2013-12-9 21:38:57

回 1楼(姜进顺) 的帖子

谢谢版主加精及点评鼓励

ahui 发表于 2013-12-9 21:44:06

雪中送炭煞是感人!但是,天晴的时候为是么不去做呢?员工第一,超前更重要!

姜进顺 发表于 2013-12-9 21:59:43

回 3楼(ahui) 的帖子

难道这幅作品雪中送”碳”,就不可以帮扶社会弱体吗?爱比天大!谢谢老师的观点!如果这是对社会的一种爱呢?无论是新闻作品还是艺术作品,本位思想严重,何以谈爱?这个平台也是一样,班组也是如此。喝多了,今晚。

丁羊 发表于 2013-12-9 22:01:11

回 3楼(ahui) 的帖子

问得好!也许天晴在”掼蛋“,忘记了。

姜进顺 发表于 2013-12-9 22:30:47

读一幅作品要看积极的一面,而非消极的一面。要看广义,而非狭义。我个人观点,客观认为这幅作品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纪实角度,都不失一幅好作品。一管之见,呵呵!

丁羊 发表于 2013-12-10 11:39:10

回 6楼(姜进顺) 的帖子

我回3楼的帖有调侃之意。其实,这张图片还有背后的故事。头天安全科长跟我说,预报明天下雪,我今天去野外检查安全工作,那里有十二台钻机,雪后一定很美、很壮观,机会难得,问我去不去,我说去。在野外检查安全工作中,安全科长提醒各机台负责人要储备米和菜,防止雪后米菜运不进来。晚上雪就下了起来,一直下到第二天都没停。此时项目部接到两个机台打来电话,说机台没米了,请项目部的同志将机台存放在项目部的大米送给他们,否则他们就断炊了。项目部两驱动的小货车因雪厚开不进去,项目部的同志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我们从宾馆来到项目部,安全科长说,我用越野车送,他凭借路两旁的树木做参照,一路开,一路还要将被雪压倒压断的竹木移开,5公里的路程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将米送到钻工们的手上。我用镜头记录了这一过程。

姜进顺 发表于 2013-12-11 07:01:25

看来纪实图片,不光有图,还得有文!

笑看今朝 发表于 2013-12-11 21:19:17

图(途)中有故事啊。谢谢老师的美图、美心、美文。



三楼的老师能提出一个观点也是实在人。大家都对“炭”变色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