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 发表于 2013-12-19 23:15:06

“亡羊补牢”要一补到底

      人们常常用1比作建康,财富、名誉、成就等都是后面的0,那个数字是有效的,如若没了建康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同样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来讲也是这个道理。因此,不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是不可取的!
      中国改革34年,GDP这个洋词也备受关注了34年。12月9日中组部出台了新的党政干部考核标准,GDP已经不再是考核干部的唯一标准了,也就是说GDP要在中国走下神坛了。同日,习近平在中南海听取河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情况汇报时指出:河北大气治污需下极大功夫。还有近日辽宁首开“雾霾罚单”,对空气质量超标的8个城市进行了处罚,罚缴总计5420万元。
      我国从建国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经济,虽然一度也将生态建设列为重点工程,怎奈却无法跟上GDP的脚步,导致了生态逐步恶化,天不再蓝,水不再绿,空气都雾霾了!从以上报道中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将这个问题提到了很高的层面来对待,可以说是亡羊补牢。
      笔者居住在西北边陲的一座小镇,这里远离工业污染,但是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素有“世界风库”的称呼,90年代末,笔者毕业来到了这个地方参加工作,就听见人们说着顺口溜,说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确是这样的,风沙的肆掠常常让我对前景失去了信心。可是话说回来,既来之则安之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后来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风沙,每年都在城镇外围栽植耐旱易活的红柳和沙枣树,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现在的风沙明显减少了,这个我是切身体会的,没有掺杂一点儿虚假的成分,现在的小城美丽多了,蓝天白云下面是绿树成荫的街道。不过现在的问题也有,那就是供暖的烟囱和汽车尾气比较严重,因为人烟稀少,地域辽阔,并未出现像大城市那样的雾霾天气。
      笔者刚刚参加了当地的人代会,令人欣慰的是在会上强调的建设美丽城镇成为亮点之一,其中谈到了减排和绿化并抓的举措,对绿化方面的投资数额占到了一定的比例,许多代表都非常赞同这个提法,这个问题一直被政府关注着,对于老百姓来讲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已经或者正在失去的青山绿水大家都想要,那么,“亡羊补牢”就要一补到底。
      因此,对于许多城市、乡村出现的生态被破坏问题,必须要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主导,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加大对企业的监管,仅仅处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该关闭的要坚决关闭,企业要从节能减排这个角度发展经济,污染环境的发展不要也罢,人们也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最大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节假日尽量不燃放烟花爆竹等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环境的治理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只要措施得力,抓好落实,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程抓下去,相信圈里的羊儿会越来越多、越来越肥壮!

鸿雁 发表于 2013-12-19 23:15:29

重在参与,学习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12-20 07:57:19

鸿雁老师也出手了,前来支持一下!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12-20 08:25:08

我们这也有顺口溜,是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呵呵,与你们那有一拼!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3-12-20 08:25:51

我觉得任何事光落到纸面还不够,落到实行中就妥了。

鲁宝林 发表于 2013-12-20 09:08:53

很高兴又看到了朴老师的大作,您的论述总是与众不同,深度学习,向您致敬!

鸿雁 发表于 2013-12-20 09:08:59

国家把关、企业重视、民众自觉,共同治理才是硬道理!如果仅仅停留在纸上,喊一喊口号,那青山绿水恐怕再也会不来了!

鲁宝林 发表于 2013-12-20 09:13:22

您在文中说到了自己的家乡,很典型,也很有说服力,甘肃的瓜州那个地方我知道,实际情况正如您说的那样,,素有[世界风库]之称,如今能有现在的变化实属难得,相信以后会越变越好.

鲁宝林 发表于 2013-12-20 09:14:17

学习您的美文,支持您的观点,感谢您的精彩分享,事评有您更精彩!

鸿雁 发表于 2013-12-20 10:02:37

回 8楼(鲁宝林) 的帖子

谢谢鲁老师的肯定和支持,也向您学习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亡羊补牢”要一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