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禾 发表于 2009-1-3 11:18:01

成绩背后的故事……

成绩背后的故事……
从党的十六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段月英、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樊春霞、全国劳动模范殷红、山东省优秀党员、省首席技师任英,到全国纺织行业织布工操作大赛冠军得主、全国技术能手魏风珍、全国纺织行业细纱操作大赛冠军得主、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王晓菲……这一个个响彻省内外乃至全国纺织行业的名字,同出于同一个公司——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这一个个闪光名字的背后,饱含着德棉注重抓好员工培训,搞好人才培养的动人故事……
纺织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素有“千人纱、万人布”、“操作半边天”之说,提高操作技术对于提高产品产量,稳定质量,促进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国际国内纺织市场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面前,进一步提高全员操作技术水平对于增加企业盈利空间,占领国内国际市场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始终紧抓全员操作不放松,通过出台各种激励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练兵活动,使全员练操作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为职工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他们经常以“企业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操作比武活动。公司每年一度的职工操作运动会已成为传统,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九届,先后有一百多人打破公司操作纪录,培养公司级操作能手数百个。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激发职工练兵热情。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刻苦学习、练习操作的积极性,他们建立了末位淘汰制,开展了“精一岗、会两钢、通三岗”的岗位技能资格认证工作,凡取得相应岗位技能资格认证的工人,都能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最早开展这项工作的整理车间,已有16人取得了第二岗位技能资格认证,7人取得第三岗位资格认证。同时,如果员工在公司和省、市、及全国等各级操作大赛中获得一定名次的,都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
发挥“明星”技术优势和带动效应,提高全员操作水平。为发挥技术能手和操作明星的技术优势,带动全员操作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传帮带活动,并受到了显著成效。全国喷气织机操作大赛冠军得主、织布二车间挡车工魏风珍,不仅在本车间范围内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还被织布一车间聘为“名誉职工”,定期前来传授技艺,有效带动了公司织布工序整体操作水平的提高。细纱车间挡车工王晓菲前不久刚刚在全国操作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为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公司专门组织召开了王晓菲事迹报告会,采取集中报告和巡回演讲的方式,对青年职工进行爱岗敬业和岗位成才的教育,既使广大职工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又树立了学习的目标,在全公司范围内掀起了“比、学、赶、帮、潮”的活动热潮。后纺车间三名技校生在王晓菲事迹的影响和带动下,勤奋学习,刻苦练兵,进车间实习只有两个多月工资收入就达到甚至超过工作多年的老工人,她们深有体会的说“只要努力工作,就会有好的回报”。
“技术成果冠名”、“工人技师评聘”,让技术能手名利双收。该公司在全员练操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操作技术的科技含量,激发职工操作创新。自2002年10月在职工中开展技术创新成果冠名活动以来,至今已先后有“殷红粗纱机前双手并用接头法”、 “李春平修布法”等五项群众创新成果不仅受到冠名表彰,同时每位创新者还一次性得到两千元的奖励。另外他们还坚持开展了工人技师评聘工作,先后评聘出 57名工人技师,每月分别享受150—500元不等的技师津贴。
丰富多彩的练兵活动和灵活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操作的积极性,目前职工中的操作优一级手率已达到98%以上。图为工人们正在研究革新项目(刘晓利)
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政工部   
厂址:山东省德州市纺织大街538号      
邮编:253002   电话:05342436633   1347519943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绩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