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中显本色——记上海培通机械有限公司技术部项目工程师雷旭
雷旭,中共党员,1985年从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技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现为上海培通机械有限公司技术部项目工程师。
貌不出众,语不惊人,这就是雷旭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正是这样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其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和技高一筹的业务水平,成为企业难得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并连续四年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
钣金专业出身的小雷,凭借着自己十几年的薄板结构件加工经验,对各种类型的钣金结构件的加工可谓是顺手拈来,得心应手。近几年,随着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新项目的零部件试制工作异常繁重,技术工艺上的难题接踵而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处处需要摸索。时任金工组组长的他主动请缨,一头扎进了新品试制的攻坚战中。记得有一次,为了解决结构件电焊成型后应力释放不均导致部件关键尺寸难以控制的问题,他反复尝试了十几种加工方法,饿了啃方便面,困了打个盹。连续作战使得小雷顿感劳累,他时常觉得腰部酸疼,有时走路腰都直不起来,甚至出现了“血尿”症状,为使新品试制的加工周期不受影响,小雷瞒着领导和家人,偷偷去医院开了些药,才休息一天,就重新投入到紧张的试制工作中去了。偏偏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岳父大人重病住院需要陪夜,心急如焚的妻子在电话那头倾诉着无助和焦虑,然而,紧张的试制任务已容不得自己有丝毫的犹豫和懈怠,他边在电话旁安抚妻子,边抓紧分分秒秒完成了新品装配,一直忙到深夜顾不上喝上一口水便匆匆往医院赶。
小雷虽已成为公司的生产骨干,但他并没有感到满足,在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方面不断充电,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AUTOCAD、SOLID WORKS等制图软件。如今,他已从一名普通的钣金工成长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他所参与设计试制的“薄板方榫塞焊连接结构”被应用于“CJ60精梳机棉网托板”的钣金制作,并取得了工序简化、工艺优化、节能增效、外观新颖等显著成效,在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成功地申报了上海市职工技术创新项目。
没有显赫的功名,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坚定执着的追求,这不正是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本色吗?! 人物通讯不错,还想给zy6983老师提一点建议,您可以尝试用小故事的写法来表现人物,那样会更鲜活的,说得不对的还请多多见谅哦! 人物通讯确实不错,我们应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回 1楼(张静) 的帖子
谢谢张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