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6983 发表于 2009-1-12 14:44:00

从没到有的嬗变----上海培通机械有限公司创新企业文化二三事

         上海培通机械有限公司在上海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企业,地处宝山罗店,职工139人,来自五湖四海,却是太平洋机电集团上海一纺机械有限公司下属的一家具有多元化投资、由纺机装备制造业向国际化合作制造跨越的企业。2005年以来,培通公司先后获得了美国通用电气(中国)医疗集团“卓越进步供应商”、美国GE医疗集团2007年度最佳订单执行奖和最佳管理效益奖等称号,公司党支部获上海电气“振兴装备制造业示范党支部”称号。2007年,培通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利润700万元,同比增长均达到16%以上,被誉为“快速成长型小企业”。

    没想法变为有想法
    培通公司在五年前创建之初,处境非常困难,既没产品,也没市场,职工更是“没有想法”,被人称为:“三没”企业。针对这种状况,公司领导层决心从零起步,着力以文化力打造职工的凝聚力,倡导“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企业文化理念,营造“尊重个性、包容差异、和谐共存”的文化 氛围。
    公司将关注点聚焦在农民工身上,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给予农民工以“特殊”的照顾。凡是企业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农民工必须参加;本地职工所拥有的福利待遇,农民工一样都不能少。今年年初,安徽农民工石为银被查出肝区患有肿瘤,医院开出住院手术治疗单,石为银心急如焚,放声号哭,因为光就医药费就要3万多元,这让石为银一个普通的农民工如何承担得起。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阮建国得知后,立刻登门慰问,告诉他:安心治病,医药费不是问题,并为石为银争取医疗补助。3个月后,石为银终于病愈出院,上班后,他逢人就说:“在这样的企业,我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这样的企业一定有大的发展,我个人也一定有前途、有奔头!”这件事,在培通公司职工中特别是在农民工中传为佳话。

    没可能变为有可能
    2006年,培通公司与美国GE公司进行了突破性的合作,加工生产医疗仪器设备使公司效益迅速增长,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了6450万元,利润600万元。此时,职工待遇高了,小富即安的想法也多了起来。
    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党政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停留在眼前一时之利、一时之赢的层面上,而是要把眼光看的远一些、深一些,不能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要有忧患意识。于是,公司在职工中开展了“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竞赛活动。从强化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责任意识三个方面入手,把企业传统的被动型突击性管理,转变为人人都是管理者的主动型常态管理。在新品试制过程中,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破解了一道道质量难题,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关,让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创新、创效、创造的积极性。
    近年来,培通公司先后与德国西门子公司、蔡司公司,以色列塞米纳公司,比利时IBA公司,美国埃科斯公司,瑞典山特维克公司,中国北京塞德创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一跃成为世界多家跨国大公司的重点战略供应商。2007年,塞德创公司花了两亿多元,集中国内精兵强将与培通公司进行合作,加工生产肿瘤治疗仪的设备。这种设备从零件加工、电气到整机装配,加工难度大,工艺要求相当严格。培通公司精心准备、精心制造,最终一次试制成功,各项指标达到了塞德创公司的设计要求,赢得了对方的信任。

    没人管变为有人管
    山东农民工彭明东干活十分卖力,且肯学、好学、爱动脑子,但是却看不懂机械图纸,每每总是请同组的师傅帮忙解决,非常吃力。这种情况在过去是无人管,也没人问。近年来,培通公司广泛开展职工技能结对、技术结对等结对互助活动,学技术由无人管变为了有人管、有人负责。公司副总经理蔡正学主动与彭明东结对,承担起教他制图、识图的任务。没有课本,蔡正学利用休息日到新华书店自费给彭明东买来有关书籍,每天坚持授课,布置功课,批改作业。现在,彭明东的制图识图水平已达到中级水平。
    检验员徐耀庭与江苏农民工史永刚结对,从电焊到钢板结构件的整形技术,都手把手地传授。对此,史永刚十分感动,逢人就说:“俺师傅真好,俺这辈子忘不了他。”
    培通公司在“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理念指导下,通过以精神理念渗透、认同为主要内涵的企业文化建设,追求管理的人本化、系统化、专业化和精细化,使企业不断取得新的经营业绩,开辟新的创新空间。

银长民 发表于 2009-1-12 15:38:46

学习借鉴。

zy6983 发表于 2009-1-12 16:26:07

回 1楼(银长民) 的帖子

请银长民老师多多指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没到有的嬗变----上海培通机械有限公司创新企业文化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