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我”不是一个坏人
“我”不是一个坏人文/随其自然
我不是指自己,是说我在公交车上遇到的一件小事。公交车到某站,上来一位男人。他口眼歪斜,手脚行动不便,说话吐字含糊不清,看外表好像还有点弱智。公交车门口,有一排竖座,可以坐3个人。那个人上车坐在三个人的竖排座位上,中间还空着一个座位。
公交车大概又过了两三站,上来一对中年男女。女人坐在中间座位上,她扭头一看,发现旁边的那个男人,女人起身离座。那个男人也许察觉到什么,口吐不清的连续重复一句话:“坐呀,我不是坏人。”。直到那个男人艰难的下车以后,那排竖座才挤满了人。
那位男人可能智力有点问题,外貌也有些丑。平时出门,可能会遇到人们避而远之的情况。在他的意识中,以为别人远离他是认为他是一个“坏人”,实际中,可能没有人认为他是坏人,人们对他避而远之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也知道坏人不好,希望做一个好人,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也许一辈子他都不会明白为什么人们远离他。社会需要关爱,对那些残疾、弱智者更应该关爱,不应该歧视他们。
文章写得稍短了一点,应该再加一些内容,使得情节戏剧化,引出人们意想不到的结局。 社会需要关爱,对那些残疾、弱智者更应该关爱,不应该歧视他们。 #]Q.B\\\\
老师写的非常实在 事情虽小,却反映出社会的一种普遍现在。 从另一个角度讲,有些人喜欢以貌取人,却不知有些人是人面兽心。所以知人知面不知心,心灵美最重要。
回 1楼(鲁宝林) 的帖子
你的建议挺好,我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回 2楼(鸿雁) 的帖子
我在达人之家看到过一个叫鸿雁的,不知道是不是老师本人。回 3楼(纤手香凝) 的帖子
有一次律师培训,老师讲了自己的体会:作为一名律师,要养成一个习惯,看到一个问题或物体,要尽量展开联想,你能想到的越多越好。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看到电灯,就要想到:电灯通了电才亮,能够带来光明,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等等,有奇思妙想当然更好。实际上这是培养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哈哈,好在我没有干专职律师,没有这些麻烦。回 4楼(天天没白活) 的帖子
朋友说的好,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很好的一篇短文,意义深刻!现实中,大多数人的心理,遇见不认识的人,都是以貌取人。或是以穿着仰视,这就是社会之现象。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