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花耀人生
王汉强 陈兰印他是一位常年在管道滚打摸爬磨砺出来的技术骨干,他甘于吃苦,乐于奉献,通过不懈的努力由普通班员成长为一名优秀技师;他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践行着“爱矿敬业、爱岗奉献”的核心价值观 。他就是获得安徽马钢南山矿“2013年南山杰出青年”的孟令君。
努力践行,不断创新
作为技师,孟令君深刻认识到创新是保证一线班组的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正是在他的影响下,管道班不断进行创新,为成员提供了一个技术改进、创新的平台。针对凹山总尾矿库6千多米排尾管道,为减少在生产中,阀门与主管道之间的贴皮叉与尾砂摩擦通洞喷矿频繁的现象,同时,还隐藏着尾砂冲刷坝体和管道爆裂冲垮坝堤的安全隐患。为了彻底解决这一库区安全生产的瓶颈,他与班组成员研制出结合贴皮叉内侧易损部位,依照制作异径三通原理,设计制作一块三通内侧补料,在内侧易损点焊补加厚焊技术。效果明显,贴皮叉通洞得到了控制,为尾矿排尾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并获得了领导与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为减少尾矿库近500多只放矿支管,支管的高低直接影响放矿的平整度,为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利用自己专业所长,采取卡尺定位,拉水平线平衡等办法实践,大胆创新,研制了一种平衡支管测量仪,精确度达到了 +_0.1度,有效保证了支管安装的平行度,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为尾矿库均衡放矿提供了保障……
勇于担当,奉献岗位
在2014年省重点工程和尚桥铁矿生产供水管线东山段的建设中,工期紧、任务重。为此,他所带领的团队克服各种外部因素,在两米多深的管沟里,加班加点,泥巴和汗水交织分不清面部,经过50个小时的艰苦鏖战,新铺了一条外径820mm、内径800mm、全长355m的管线,高效圆满地完成变管道铺设任务,保证了后备矿山的按照节点推进。在下半年的东山坑生产管道建设工程上,所铺设的管道为¢325毫米,管壁厚度为16毫米,没开坡口,焊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但是,如果采用无缝对接,焊接时焊缝只能焊一层,达不到抗拉强度的要求,在遇到外力的作用下,管道很容易开焊或断裂。为了保证管道的强度要求,于是,他果断采用在对接时让两管之间留有缝隙4~5毫米,焊接第一层时尽量往里焊,而且要保证焊透,无任何缺陷,清净焊渣后再焊2~3层。于是就按既定的方案施工,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经检验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由于班组工作性质的原因,加班加点很难免,且家又住马鞍山花山区,天天是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和家中的事。作为防汛青年突击队员,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风里来雨里去已是常有之事,他始终恪守着一个原则,雨声就是命令。记得在2013年6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正在家中休息的他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由于雨势较大,作为队员的他迅速赶往现场集结待命。雨越下越大,雷声也越来越大,一声炸雷惊醒了熟睡的孩子,由于找不着爸爸,孩子吓得哇哇哭,当他接到孩子带着惊恐哭声的电话时,他的心快碎了,两行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当领导知道情况后让他先回家,可是他却摇了摇头,囔囔地说了一句,尾矿库的安全更重要。
这就是孟令君,一位扎根一线、精研业务的南山青工,一位兢兢业业、事无巨细的基层焊工,他将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南山的“爱矿敬业、爱岗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完美诠释了新时代一线年轻职工的丰富内涵。 这是一篇很不错的通讯,文章前后照应,人物,事例写得也很详尽,事迹很感人,作者文笔也很美, 美文一篇,深度学习. 给您评分,加精,以资鼓励. 以后有好作品尽管投过来,让大家都来学习. 感谢老师将这篇稿子设为精华,相信在老师的点拨下,我会找到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