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中人 发表于 2014-2-25 21:22:07

马年铁路新变化

从窗口排队到手机支付

  “没想到铁路搞的微信平台还挺好用,能自助服务,还能玩游戏。铁路一不留神也‘高大上’了啊!”坐在北京西站的高铁候车室里,旅客杨先生指着“中国铁路”官方微信平台给记者演示。“铁路资讯”栏目发布着新闻通告,“自助服务”里旅客可以自助查询余票、列车时刻与预售期;“铁路同行小伙伴”里既有科普杂志、视频动画,也有趣味游戏,而且还可离线使用,不新增旅客网络流量。

  在每月至少坐一次火车的杨先生眼中,今年春运,铁路变化最大的当属互联网服务。“又是推手机客户端,又是搞微信平台,还能移动支付了,服务越来越跟上时代了!”杨先生笑着说。
服务网络化是铁路马年春运的一大变化。

  售票网络化。春运前12306手机客户端上线,首日体验用户超20万,现在用户已超2000万;春运前完善上线的新版12306网站增加了信息预存与“抢票”功能,更引入了旅客呼声强烈的“支付宝”。正是在加速推进信息化应用中,今年春运互联网首次占据了售票份额的半壁江山,火车站站前广场已经不见人满为患的情景。“今年北京西站临时售票窗口减少的情况下,高峰时段单个窗口排队人数都没有超过10人。互联网订票服务的不断完善是分流大部分购票人群的重要原因。”北京西站党委副书记宋建国说。

  候车个性化。今年春运不少铁路局推出了24小时在线服务的网络客服中心,各种特色的微信平台还提供“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旅客不仅能自助查询列车晚点信息,还能预约老幼病残孕旅客的接送站服务。“以前要提前两小时来车站候车。现在查查广铁微信,列车几点到,在哪个候车室全都知道,跟有个贴身管家一样,提前半小时进站就胸有成竹。”乘坐T90次列车的湖南旅客小谢说。

  在已经担任4年春运监督员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4所副总工程师张学庆看来,互联网服务的快速推进,减轻了铁路人工服务的压力,也使旅客出行更加从容。但铁路应进一步开放售票与咨询平台,提高旅客购票的便捷度。“随着铁路互联网购票与电子支付的快速推进,原来春运矛盾焦点从车站前移到12306平台,铁路如果能像航空一样开放代购市场,借力服务,铁路与旅客都会更方便。”

煤缘 发表于 2014-2-26 15:53:3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年铁路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