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发表于 2014-3-1 13:34:11

(求职)泰州“匿名招聘”的事业单位究竟“唱”的哪一出?

泰州市人才网上,事业单位公布招聘成绩时没有公布单位名字,而是以“某单位”代替,泰州网友质疑到底是什么神秘单位。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得知,“某单位”为泰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用工性质为劳动合同制,中心负责人称,用“某单位”是防止有人打招呼走后门。泰州市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泰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是事业单位,但招的是劳动合同制人员,按规定可以自己招聘。(2月14日新华网)

    由于公务员“逢进必考”被执行得比较到位,事业单位就成了部分有权有势者安排子女和亲属的后花园。在用人单位组织实施的专业测试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打“人情分”的现象。

    此次泰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招聘劳动合同制人员时用“某单位”代替其真实单位名称,“唱”的又是哪一出呢?据该中心负责人称,用“某单位”是防止有人打招呼走后门。

    的确,在当前的事业单位招聘中,屡屡曝出的“萝卜招聘”显然已经让广大民众疲乏。而貌似公正的公开招聘之所以会呈现“萝卜招聘”的局面,是因为这种貌似公平的招聘背后隐藏着裙带、血缘编织成的权力网,如此“招聘”的结果将会是权力被世袭,公共资源被侵蚀,绝大多数求职者只是去当“炮灰”而已。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拼爹”的年代,父母的经济实力和关系网,确实可以为子女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让子女成才之路一帆风顺。这就难怪不论是公务员招考也好,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也罢,都呈现出一番找关系、递条子、打招呼的“繁荣”景象。

    笔者认为,用“某单位”来替代真实单位名称来防止有人打招呼走后门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打招呼、走后门招聘的频繁上演标志着现在的招聘已经越来越没有了底线,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也成为了大家心知肚明的 “潜规则”,这不仅严重拷问着当前相关法律监督制度,更折射出当今招聘的制度漏洞。

    当然,在层出不穷的“公开招聘”面前,笔者也为今后的“公平考试,诚信考试”而感到担忧,公民享有平等的劳动就业权,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每一个就业岗位都充满残酷的竞争,本该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招考的事业编制,结果成了某些特权人物的自留地。

    因此,泰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招聘劳动合同制人员时用“某单位”代替其真实单位名称,以此来防止走后门现象有一定道理。只是,要切实贯彻好、执行好公开招聘这个好政策,还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来支撑。

来源新华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求职)泰州“匿名招聘”的事业单位究竟“唱”的哪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