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谏如流者,非常人也!
中国人的思维向来宏观的。比如论及“民主”,人们普遍眼皮上翻:当政者应该如何如何。嘴皮翻飞、唾液四溅、忧国忧民、慷慨激昂,一副梅兰竹菊四君之模样。我以为,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放眼四周,每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民主了吗?你所在的单位的头对基层员工民主了吗?文坛对文友民主了吗?
毛泽东在延安,有人说:老天怎么不劈死·····!言者欲被刑。毛泽东得知后制止。说:总有原因吧?于是有了后来的“精兵简政”,于是有了后来的“红色江山”。习近平深谙此中道理,于是有了“我们党要听得进尖锐批评”的论断。
“从谏如流”,成语。意思是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我这人忘性大,读书常囫囵吞枣。是春秋战国的某个国家吧。欢迎人们提意见,好像还给奖励。但一年后人们轻易拿不到奖励了:人家改正了,人们找不到意见提了。国家也因此而强大了。《周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
文坛网站,多如牛毛。形容为战国不为过的。鄙人不才,写了两篇小文被“毙”,事虽小,也无伤大雅,然给我的触动还是深刻的。兰花指于鼠标一点:屏蔽!比和你民主要来的简单、迅捷得多,一副独裁模样······
以下是我在某文坛被“毙”了两次的文章,以飨读者。
文其一:
《 某某文坛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家根据数学现象得出的猜想。文坛发文日渐减少是不争的事实。于是猜想。 但凡庙中香火不旺,肯定是庙的事,与香客无关。问题是“庙”也在吐故纳新呀。比如“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忤逆谋反的、无能的版主不都被“肃反”了?怎么还是香火不旺?是被“肃反” 的人错了还是“肃反”错了?忽然想起“出师表”,套用里面的话:亲什么,远什么,此乃我文坛兴旺发达之所在也。
“啪”的一声,“毙”了。不服,拔“猴毛”吹,变马甲入。
文其二:
《 俺的想法对嘛?》
鄙人不才,有个文坛“小铺子”,看某人不顺眼时,可以“毙人”滴——兰花指一点,屏蔽!但俺怕如此一来被人耻笑:阳痿,无能。请大家判断俺的心态对否。
一,要是某人发黄色下流、反党反国的言论、文章,俺的做法是报警!“毙”了他倒是销毁罪证反而便宜了他,你说是不?
二,要是发文谩骂、侮辱人的父母祖宗什么的,俺也不屏蔽。俺记着你,你到哪俺到哪,把你的言行公诸于众。让你知道骂别人就是骂你的父母你的祖宗——他们没有让你得到很好地教育。把你的嘴脸让大家看看清楚。结果可能是发文之人求我“毙”了他,因为他已无地自容了。
三,要是某人发文提了意见,尽管可能讽刺的厉害,尽管可能俺看的是面红心跳,俺也不能屏蔽。因为俺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习近平说“要听得进尖锐的批评”。俺虽不才,见贤思齐还是知道滴。俺怕“毙”了你,人家在俺背后指指点点:此公阳痿、无能······
“啪”的一声,又被“毙”了。
拔毛欲吹,再变马甲。莞尔一笑:为名为利?
从谏如流者,非常人也!于是收毛、罢笔、睡觉······ 友友莫言 论坛删帖自己编辑的不留存,被屏蔽的权限高的可见,作者未编辑被版主直接删除的可恢复。杏林老师对论坛操作好像不是很熟悉。如果文友自行把文章编辑掉,作为版主,有义务将其删除,呵呵。 从谏如流者,非常人也!于是收毛、罢笔、睡觉
回 3楼(ahui) 的帖子
怎么了?不懂?从谏如流者,非常人也——是说能这样的,不是一般人。收毛者,戏谑也,意思是孙猴子收起了毫毛不变了不玩了。哈····· 前来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