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 发表于 2014-3-4 20:48:19

“三生三世”聂华苓:首个在台湾翻译毛泽东诗集的人

李兴油画《导师》]197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聂华苓都非常赞成,因为她觉得中国应该加入到这个世界大家庭里,但台湾当局对她的态度非常反对且愤怒,认为她背叛了台湾。那些年她都一直在台湾的黑名单,不可以回台湾。

鸿雁 发表于 2014-3-4 20:50:31

陈安琪导演花费3年时间往来两岸三地与美国,以记录“世界文学组织之母”聂华苓跌宕起伏的人生。

现年八十八岁的聂华苓生于中国武汉,1949年与家人迁至台湾,后因编辑“自由中国”受白色恐怖牵连。之后聂女士赴美与丈夫 Paul Engle创办影响力庞大的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通过他们的“国际写作计划”,世界各地作家越过意识形态聚集一堂。

1979年,大陆、台湾和香港的作家隔绝三十载,首次相见于爱荷华。

白先勇、林怀民、蒋勋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香港作家李怡、董启章、钟玲、潘耀明都曾是她家客厅的座上客。聂华苓与Paul Engle几乎成为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

因与聂华苓女儿王晓薇是初中同学,陈安琪导演很小便与“聂阿姨”熟识。在六十年代她又听随建议留学爱荷华,并以客串民歌手身份加入“国际写作计划”的余兴表演环节,见证当年作家们游湖朗诵、讨论的胜景,因此亦与保罗安格尔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直到返回香港后忙于奔波与工作,关系渐渐疏远。

时隔三十多年,陈安琪导演偶然在书房整理文件的时候,翻出保罗安格尔在1980年生前给她写的一封信,文字授权书准予她拍摄关于个人生平的纪录片。

由此机缘,通过大量采访两岸三地作家与聂华苓本人自述,陈安琪导演饱含深情地创作了这部跨越生死、政治僵域、离合无常的纪录片,“像剥开洋葱一样,带领我们一步步走进聂华苓颠沛的人生与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这部开放影像,将蕴涵在聂华苓内心深处的女性力量完整呈现给观众。

聂华苓曾自喻为“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身为永远的“外乡人”,她常说“不要变,我就是不要变啊”!当时吐出这样的词汇时,她已是年届九旬的老人。当历史回过头来向她道歉, 用她最爽朗的笑声作答,一切释然。

陈安琪:香港女导演。曾执导四部长片﹕《爱与狗同行》、 《爱情谜语》、《花街时代》、《窥情》, 80年代后拿下多项国际广告大奖。2009年-2012年创作纪录片《“三生三世”聂华苓》,荣获第1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2013)。

聂华苓在台湾第一个翻译毛泽东诗集

腾讯文化:聂华苓女士的生平充满跌宕,尤其在五六十年代,曾经因为编辑“自由中国”而受到当时台湾当局的政治压迫,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如何展现这一点?

陈安琪:我记得白先勇讲过,聂华苓的生平是中国历史背景的写照。

她出生于1925年,经历对日抗战到内战,辗转到台湾,再去美国。她的奔波显示了中国历史波折。1949年因为她丈夫的背景需要离开中国到了台湾。到台湾后加入了一个叫“自由中国”的杂志,这本杂志刚开始其实是文艺杂志,她任文艺版主编。这本杂志有时批评国事,于是被迫关闭于1960年。那十年,政治上称为“白色恐怖”时期。当时国民党对那些政见不一样的、有批评的人士是不包容的。但聂华苓个人觉得杂志里的大部分作家都是有头脑的,比如殷海光。

腾讯文化:60年代初是聂华苓女士人生经历中最悲痛、最阴郁暗淡的时期吧?当时她最大的压力是什么?

陈安琪:在杂志关闭以后,聂华苓几乎是被软禁的状态,没人有敢找她,她也不想出去找别人,她的很多同事也进了牢狱。因为她家人(母亲)背景的关系,也可能是因为她只是主管文艺的缘故,她幸免于牢狱。所以那几年她很压抑郁闷,无法和外界交流、也没办法工作,唯一的事情就是在家写作。我记得她的短篇非常好看,那会儿她创作了《失去的金铃子》。

腾讯文化:后来保罗·安格尔出现了,是否改变了聂华苓一生?在当时,他们携手创办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是否已经获得认同?

陈安琪:后来保罗·安格尔将聂华苓请去美国,做一个写作工作坊。她去了以后曾经讲:不想回台湾了。

我记得后来因为197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她和保罗·安格尔都非常赞成,因为她觉得中国应该加入到这个世界大家庭里,但台湾当局对她的态度非常反对且愤怒,认为她背叛了台湾。那些年她都一直在台湾的黑名单,不可以回台湾,虽然她自己也不想回。

此外,她和保罗·安格尔还第一个翻译了毛泽东诗集,这个台湾当局也不喜欢。可以说她在台湾那段时光十分不得志,但她从来不记仇,在创办“国际写作计划”的时候,每年都依然邀请台湾作家出去,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一概不理会他们的政治观点。她本人也一样,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实际上她就是很中立的一个人,很包容。

她母亲也是个前卫女性,念过书,很现代。对她们来说,也没有感觉到因为女性问题而压抑,虽然在那年代全世界女性地位普遍都很低微。

鲁宝林 发表于 2014-3-5 10:35:18

感谢分享,学习了

为生歌唱 发表于 2014-3-5 18:50:11

前来欣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生三世”聂华苓:首个在台湾翻译毛泽东诗集的人